在婺城法院的努力下,拿到工资的老伯笑了。
婺城法院评查组对庭审进行抽查。
婺城法院院领导签订责任书。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是南宋词人李清照对婺江的赞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就如婺江之滨的一颗明珠,指引着公平正义,规范着社会秩序,司法为民的光辉照耀在天地间。公正,是这里每个法官最虔诚的信仰,他们用知识捍卫人间正道,用真心留住世间温情,用行动默默履行法官誓言。
紧抓质效促公正
“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2012年,我院重新制订了审判管理流程,自我加压,将审理时间砍掉了一半,如6个月的变3个月、2个月的变1个月。我们要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核心区的目标,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努力实现审判质效有新提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婺城法院院长张永伟告诉记者。办案是法院的首要任务,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法院工作的成效体现在质量和效率上。
今年初,婺城法院为提高审判质效,召开“解放思想谋跨越 转变作风促提升”的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从思想上提高全体干警的觉悟,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提升“五种能力”即科学发展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攻坚破难能力和做群众工作能力;大兴“六种作风”,即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团结协作之风和民主清廉之风。
婺城法院秉承“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理念,出台了《关于基础性工作的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目标,切实将考核任务分解到各庭室;实行评查通报制度,每月发出审判工作质效通报,反馈部门和个人的办案情况及案件质量;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与奖金挂钩,激励干警斗志。2012年年中,该院党组开展了庭审评查活动,对庭审进行抽查,监督法官庭审过程,潜移默化地提高法官对质效的重视与践行力度。
为了有效提高审判效率,婺城法院试行了司法鉴定民商事案件预立案制度。出台《关于预立案登记的若干规定》,将实践中委托鉴定数量较多的案件列入预立案范围,在立案大厅设立专门窗口,对申请鉴定的民商事案件进行分流,对可能需要鉴定的案件进行告知,引导当事人诉前申请鉴定,并予以预立案登记,待鉴定结论作出后再正式立案。
据了解,2012年1至11月,婺城法院收案14979件,同比增长22.9%,结案14194件,同比增长33.9%,陪审率达96.2%,民商事案件实际履行率达101.6%,法官人均结案数达118件,其效率指数、公正指标等多项审判质效指标进入了全市前列,切实做到案结事了,大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妥善审判扬正义
原告廖惠素在天猫网上花299元买了一条“真丝裙”,被告商家深圳市东东抢科技有限公司在网页上承诺“假一赔万”,结果经专业机构鉴定,该裙真丝含量为0,原告一纸诉状要求被告履行假一赔万的承诺,支付赔偿金1万元,返还购物款299元,承担此次服装面料检测费用200元以及此次诉讼全部费用。
婺城法院十分重视这个案件,毕竟在网络购物如此发达的时代,更加需要公平与诚信,法院要充分发挥指引与规范作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基于此,婺城法院审理认为“假一赔万”系被告自愿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不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亦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故双方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判决支持原告所有的诉讼请求。
“法院真是太公正了,别人说我较真儿,可我就是要告,要让商家知道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信用!”拿到判决书的廖惠素激动地说。
婺城法院全体干警身体里流淌着正义的血液,他们心中的那座天平永远是平衡的,凭着对公平正义的那份追求,他们办理了一件又一件疑难案件,有国内首例涉域名诈骗案件、国内特大新型地沟油案件、吴俊东案件等。在这里,时常可以看到夜晚的灯火通明,只为了能够更好地办理案件,服务当事人;时常可以看到书籍案卷翻飞,只为了能够琴心护法剑胆除恶,树立法院公信;更可以看到案件和谐调解,只为了能够彻底解开当事人心结,冤家握手言和。
提升素养树正气
婺城法院重视干警文化素养的培养,以文化熏陶法院氛围,引领干警树立清正廉洁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增强队伍向心力、凝聚力,不断提升“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意识,从而提高干警的法律素养、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并实践到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确保公平正义,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婺城法院文化氤氲。四楼会议室里挂满了书画大作,那是邀请国内知名书法家来参加法院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笔会时现场绘制的;“怀揣信念,绽放天平下的青春”,那是在为期3天的新进干警培训会上,张永伟对新进干警的期许;在六楼多功能厅,全院干警聚精会神地观看影片,那是组织学习廉政警示教育片,倡导公平正义风气;“我要用双手擎起公平与正义,用双脚走出一条清正廉洁之路”,那是婺城法院干警在举行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一等奖,婺城法院”,那是在区里参加团体歌咏比赛获奖时的喜悦;在荣誉桌上那个熠熠生辉的二等奖奖杯,那是篮球比赛赢了常胜将军公安队的骄傲。
此外,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到婺城法院的人文气息以及公正审判,开展了不同主题的7次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维护群众健康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远离交通事故”、“法学学子观摩庭审”等等,扩大普法宣传,让司法公正沐浴在阳光里,闪耀在社会的监督下。
婺城法院的凛然正气之风深得民心。这些年来,不断有当事人送来锦旗和表扬信,其中,一位当事人写道:“我没有请过律师,事实胜于雄辩,诉讼费只有25元,也是败诉人承担。我没有请法官喝过一瓶水,也没有请法官吸过一支烟,更没有请法官吃过一餐饭。这一切的一切,充分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公平公正。”
工作小记二则
诉调衔接显成效
2012年1月9日下午,浙江洲际电机有限公司的107名员工来到婺城法院,领到了因公司停业而被拖欠的110万元工资。原来该公司因金融欠款等原因,无法继续生产经营,陷入停业状态,老板又“跑路”了,2012年9月30日,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但未发放同年8月和9月的工资。同时,该公司因涉及其他执行案件,财产已被婺城法院查封,并已进入拍卖阶段,无力支付员工工资。无奈之下,该公司107名员工向有关部门投诉。
经婺城法院汤溪法庭和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这107名员工愿意放弃部分经济补偿金,与公司达成了一致意见。即由公司支付107名员工两个月的工资,共计金额约110万元。法院对此予以司法确认。由于公司被拍卖后,拍卖款尚需一段时间才能到位。法院考虑到部分外地员工需要提前返回老家,为了让他们能在春节前拿到拖欠工资,遂与拍卖公司沟通,从拍卖保证金中提取了部分款项,优先支付给员工。拿到钱的员工个个喜笑颜开,终于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了。
诉调工作可以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便利,近年来,婺城法院也在努力构筑多元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在调研上不断加大力度,推动诉调衔接机制深化,积极开展“组团式服务,网格化管理”,使诉调工作井然有序,加强人民调解的指导和培训,以点扩面地构建大调解体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婺城法院的诉调衔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2011年被评为全省、全市法院诉调衔接工作先进集体。2012以来,成功调解案件2243件,司法确认1393件,在全省领先,在全市排名第一,受到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
司法建议助维权
2012年5月9日,婺城法院依法受理了121起杭州英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分别起诉周某和杨某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的案件,其中以周某为被告的有42件,以杨某为被告的有79件。
据了解,英普公司接受北京鸟人艺术推广有限责任公司的授权,许可或授权浙江省范围内卡拉OK营业者复制、放映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该公司享有著作权的音乐电视作品并收取费用,并可对侵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权利。周某是金华市麦乐迪歌厅的经营业主,杨某是大富豪娱乐城和花都娱乐会所的经营业主,营业范围包括卡拉OK和KTV等。
英普公司诉称,“麦乐迪”、“大富豪”和“花都”均在经营期间未经授权,亦未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以营利为目的,擅自在其营业场所内以卡拉OK的方式向公众放映《鸟人艺术·好歌天天唱》中收录的音乐电视作品,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因此,英普公司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停止播放并删除侵权作品,同时赔偿经济损失。
婺城法院向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出司法建议:一是加强法制宣传,加大监管力度,促使依法经营;二是成立预防及处置小组,减少KTV类侵权纠纷发生;三是建立诉前调解机制,提前化解纠纷;四是加强行业调研,规范版权使用费。
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采纳建议后,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省文化厅、省版权局指令金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予以落实。他们按照上级指示落实三项措施:一是建立诉前纠纷化解机制,专门成立金华市文化市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二是成立专业谈判小组,与音著协下属天合集团公司沟通协调版权使用费;三是加强监管和宣传,促使经营者自觉支付版权使用费。同时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联系,并对人民调解给予指导和培训。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 通讯员 吴宇丛
·“八项司法”助力“两富”浙江建设
·浙江:丽水交警跳入刺骨溪水勇救四名落水者
·浙江:树立“爱警理念” 打造“心灵绿洲”
·浙江常山县:“四个一”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浙江雪中上演互助救援 温情点燃南方寒冬
·浙江:树立“爱警理念” 打造“心灵绿洲”
·浙江:树立“爱警理念” 打造“心灵绿洲”
·浙江常山:“四个一”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浙江嘉兴力促领导干部带头办案
·浙江桐乡新居民逐步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浙江向党外人士通报工作制度化
·浙江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