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播报

曹家巷拆迁改造记

2013-01-07 20:49: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为“两室一厅”求解

    自改委在调研之后发现,能否满足居民“两室一厅”的诉求是改造能否得到居民支持的关键。于是,自改委决定为民请愿。拆迁改造并不是简单的拆掉旧房子、建造新房子,而是寄托着一个个家庭对“居住尊严”的渴望。几天后,金牛区的房管局、规划局、旧城改造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就聚在一起开会,商讨如何破解“两室一厅”这道难题。

容积率过高 方案遭规划局反对

    就在自改委员们开会的同时,决定曹家巷改造方案能否通过的规划审批会正在金牛区政府举行。金牛区政府认为,要给居民们补偿“两室一厅”,返迁安置面积需要31万平方米,巨大的改造资金缺口需要多修一些商业地产去弥补,因此必须上调容积率。但成都市规划局却认为,容积率过高肯定会影响百姓将来的居住环境,所以坚决反对。

曹家巷里的中国梦

    拆迁改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矛盾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比一个难解决。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现在到了考验政府智慧和能力的关键时刻。加快改造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金牛区政府给自己“逼”出了时间表。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到拆迁改造的过程中来,让政府的拆迁改造更加阳光和透明,实现百姓的“安居梦”。

入户评估:居民盼早日实现安居梦

 

    曹家巷拆迁改造对旧城改造工作中的改造资金、居民诉求、安置方案、容积率等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地采访、解析,不仅体现在能够很好地处理拆迁问题,还体现在如何尊重群众意见之上。曹家巷的故事说明:在社会管理中,只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对各种矛盾和难题,就不愁找不到破解的良方。

结语:一出社会管理创新的大戏

    曹家巷拆迁的故事,是对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式拆迁”的正面有益的探索,这是社会转型时期地方党委及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十年拆不动的曹家巷,集中反映了改革时代的各种深刻矛盾: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总之,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十年拆不动的矛盾后面,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居住尊严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全面小康的“中国梦”的个体理解。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面对这一宏大的命题,通过曹家巷“自改委”,曹家巷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那就是,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城市得发展,让群众得利益”。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