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改”工程第一个项目曹家巷居民自治改造,是破解“天下第一难”拆迁问题的全新探索,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模式;对成都来说,“北改”切切实实影响着百万北城居民、千万城市市民的生活,是为成都最大民生工程;对执政者而言,还城北市民一个畅通城北、安居城北、宜人城北,不仅是对民生幸福的不懈追求,改善民生的庄严承诺,更折射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民生情怀。记录曹家巷拆迁,是因为曹家巷在全国都具有样本价值。这种样本价值的核心在于,政府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指导居民自主成立自改委,这种基层民主的模式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在全国都是一种创新。
十年拆不动的曹家巷
曹家巷,是成都市北部城区拆迁改造的第一个项目,在这片117亩的区域内,住着14000多居民,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和家属。他们对拆迁抱着什么态度,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诉求?
小巷里的音乐人家
“在曹家巷里到底生活着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诉求呢?”记者走进了曹家巷的居民家中,以一家三代都生活在曹家巷、热爱音乐的杨冬梅一家为例,讲述了曹家巷居民对拆迁改造的迫切愿望。
举步维艰的摸底
因为地少人多,众口难调,拆迁难度大,曹家巷新成立了一个由居民们自己选举出来的自改委,自改委员们挨家挨户的摸底,了解群众诉求,可没有想到刚开始就碰到了一颗大钉子。
群众工作群众做
自改委成立一个多月了,可拆迁改造看上去却没有任何进展,而相隔两条街之外的解放北路改造动静似乎更大。这让曹家巷的居民们有些着急了,自治改造到底行不行?自改委遭受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自改委面对困难,努力想点子、找办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