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广东

创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安广东

2013-01-07 16:47: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社工委主任朱明国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要着眼长治久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制度建设,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我省社会建设和平安建设,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社工委主任朱明国。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捷生 通讯员 林润祥

    谈社会建设:

    积极探索广东特色新路子

    我们必须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我党的执政根基;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地适应时代进步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和改革社会体制,增强社会活力。

    我们将以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民生社会、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公平社会和活力社会。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要求。对此您如何理解?

    朱明国: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新观点新要求,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这些目标,我们必须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我党的执政根基;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地适应时代进步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和改革社会体制,增强社会活力。

    南方日报:2011年以来,我省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您认为这一年多来的成效如何?

    朱明国:一年多来,我省社会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形成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成立了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社工委机构体系。2012年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社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建设“大社会、好社会”和“小政府、强政府”。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做实“基本民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保障“底线民生”,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热点民生”,突出解决好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三是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印发了《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关于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四是完善城乡基层建设。构建平安幸福社区,推进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全面铺开“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五是广东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明确提出了“广东精神”的内涵并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宣传社会不断涌现的道德人物,提升社会道德水平;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精神。

    南方日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省社会建设将会有哪些新举措?

    朱明国: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社会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我们将以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民生社会、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公平社会和活力社会。主要包括:一是完善社会建设的工作机制。出台社会建设规划纲要、重点行动纲要,明确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各级社工委平台,建立部门之间的统筹推进格局,形成部门合力。二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加大政府对民生事业的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完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构建协同参与的社会治理结构。继续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抓好行业协会商会、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和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建设。推动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提升社区自治的水平,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改革。四是加强道德文化和诚信建设。把新时期“广东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起来,凝聚社会共识。通过继续举办“南粤幸福活动周”,在城镇社区破除邻里篱笆,在农村重构乡村文化。加快构筑社会诚信体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全力创建“平安广东”专题报道
·激发警队活力 创建平安广东
·广东政法委征集创建平安广东宣传Logo一经采用奖励3万
·广东政法委公开征集创建平安广东宣传徽标
·“三打”工作纳入创建平安广东考核
·广东“三打”将纳入创建平安广东的考核内容

·广东“三打”将纳入创建平安广东的考核内容
·朱明国:加强政法文化建设 为创建平安广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广东省司法厅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发挥三大职能 服务平安广东建设
·朱明国: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为创建平安广东做新贡献
·粤警方推进创建平安广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