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包头”

2013-01-07 15:10: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是社会管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中央党校科社部向春玲教授

    精街道强社区,从“事权下放”到开设便民服务中心,我市公共资源正逐渐向社区聚集,而公共服务也慢慢向社区各角落延伸;

    志愿者义务除雪,爱心车队免费接送高考生,私家车主发起绿丝带免费搭乘行动,鹿城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自愿参与社会活动,时时处处弘扬着志愿精神;

    有矛盾再不用发愁没人管,信访接待办、法律援助中心、联合调解室等各类调解体系足以协调解决百姓们绝大多数无论大小的难题……

    十年间,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早已悄然改变,而“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推动这种变化的原动力。

    每个人都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社会活力是创新创造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作为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毛细血管”,社会组织同样蕴藏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能否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构建起政府、社会、市场良性互动的格局,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课题。

    2007年,我市首家民间慈善组织——慈雨爱心协会正式成立。短短五年间,协会举办各种志愿活动,发展了会员600余人,他们中有公务员、教师、医生,也有商人、小老板、学生和家庭主妇。5年来,爱心协会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价值100多万,捐赠衣物150余万件,救助孤苦儿童100余名,资助贫困病危人员近百名。“希望我们的爱心能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人人都能够参与进来,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协会会长朱桂清说。

    慈善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每一个人将善行汇聚,将拥有强大的力量。今年冬天气异常寒冷,爱心车队私家车队组织发起主题为“在路上,送温暖”的“绿丝带”爱心活动,号召私家车主们自愿加入免费搭乘市民活动,截至目前队伍已扩大到250多辆车。“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人人都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队长关瑞说。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很多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协调和解决,承担一部分从政府机构中转移出来的职能。而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社会建设,正是十八大创新管理的一部分。”包头著名社会学者郑少如也认为,公众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不断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会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个人微小力量也将汇聚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为社会组织松绑,不仅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趋于完善,更释放出了潜藏于民间的参与社会管理的强大力量,使之成为社会建设的宝贵资源。

    网格化管理与行政管理“无缝对接”

    如何让网格化管理与行政管理“无缝对接”,让每一个呼声都有人倾听、每一项任务都有人落实呢?

    为了尽可能覆盖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盲区”和“真空”,我市积极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健全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排查化解各类信访积案,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加强了应急管理与处置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同时,我市充分发挥着人民调解这一法律制度优势,创造性地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开启了矛盾纠纷“大调解”时代。

    2012年12月,普盛煤炭物流园区250余名货车司机与该园区负责人发生纠纷,双方情绪激动,僵持不下,矛盾一触即发。市公安边防支队满都拉边防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现场后,与旗政法委、公安局、信访局等部门通过4次协调,终于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而这只是这个支队调解纠纷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年年初,市公安边防支队联合达茂旗公安局、劳动局、口岸办、信访局等部门,在满都拉镇成立联合调解室,第一时间倾听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积怨,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截至目前已共调解案件30起,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成功率达到97.65%。“调解室虽小,但它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边防支队何玉才支队长说。

    而在土右旗的明沙淖乡,一个12个人的队伍不仅负责园区的治安,还要疏导12.8公里路段的交通,他们就是群防群治下的联防队。园区交通在他们的疏导下畅通无阻,不仅给拉煤司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园区内企业能安心经营。这支治安联防队还是明沙淖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右旗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措施。多年来,该旗组建起9支92人的乡镇专职巡逻队,305支1525人的村(社区)专兼职治安(保安)巡防队,在乡镇派出所的指导下全面开展巡逻防控工作。

    全市各级政府在人民调解制度的带动下,建立健全了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确保不同利益群体都能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而各项应急安保队伍的建设,也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筑着安全保障。

    “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

    “社区”概念的提出者腾尼斯曾说,“社区”应该是一个生死相关、守望相助、患难相惜、有无相通的共同体。如今,“社会管理创新”早已让人们耳熟能详,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2011年,我市以“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为思路,在青山区开设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整合原有街道办事处机构及人员,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使“社区”这个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和我们生活的地方,变得更加方便、舒适和温馨。

    在稀土高新区万泉佳苑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导引牌上功能齐全的指示牌立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三层的社区服务中心虽紧凑却有序,“老年活动中心、医务室、妇女活动中心”等各种设置功能齐全。在一楼的“老年照料中心”里,老人们翻看着当天的报纸,还有些老人则在活动室打乒乓球、下象棋、打扑克,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快乐。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在青山区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社区服务人员打出了“15分钟社区服务圈”的目标,力争使9000多名社区居民能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就近享受到全部的社区服务。居民小王想给孩子办理社区医疗保险,按照“社工名片”拨打电话就了解了所有程序。“很多时候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咨询,这样就节省了大家的时间,不用一趟一趟地来回跑了。”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 任盈 摄影 李强)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内蒙古包头:强化城中村治安管理
·包头市九原区检察院:警示教育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合
·内蒙古包头加强枪爆物品管理
·内蒙古包头加强枪爆物品管理
·内蒙古包头沙河派出所加强治安防控
·内蒙古包头交警各类违法事故处理“零投诉”

·内蒙古包头交警各类违法事故处理“零投诉”
·包头交警五年“零错案、零行政复议、零行政诉讼”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普法“升级”
·包头市九原区普法“升级”
·黄河内蒙古包头河段12月1日出现2012年首次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