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播报

中国长安网年终报道:“2012十大法治人物”

2013-01-07 15:15: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检察院检察员 马俊欣

  马俊欣,中国的“保尔”。1983年,马俊欣以郏县文科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法律系。临近大学毕业,马俊欣在一次体育训练中不慎从双杠上摔落,造成颈椎骨折。经过医治和顽强锻炼,仅能靠感觉迟钝的右侧身体带动完全无知觉的左侧身体行动。1987年毕业分配到郏县人民检察院,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在反贪局、办公室、政治处、研究室、业务监管中心等部门工作,工作勤奋、业绩卓著、屡获殊荣。2012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授予马俊欣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向马俊欣学习。

  【评语】他“走”得缓慢,十几秒挪一步,异常吃力。二十几年脚下的漫漫长路,真诚、细腻地讲述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中国故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马俊欣无愧“中国保尔”称号。他坚信:再高高不过职责、荣誉,再卑微也不可玷污头上的国徽、队伍的形象。

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法官 厉莉 

  厉莉,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助理,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1年9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2002年2月,厉莉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自此之后,她始终信守这份承诺和责任:2007年、2009年,厉莉两次捐献骨髓。“法官是一个良心职业,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爱心和良知的法官如何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我认为,以爱心、诚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达到‘案结事了人和’、‘天下无讼’,才是法律的最高境界。”

【评语】崇德尚法,俯身向善。借助道德的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一言一行中传扬公正之美、良善之美,让公众更加信服法官、更加信任法院、更加信奉法律。不论是道德模范还是人民法官,厉莉扛起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践行的是将爱心融入司法,真诚关注公益,在奉献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厉莉用行动告诉世人,做公益是法官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许崇德

今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作为宪法学家,许崇德是新中国宪法学发展的奠基者和重要参与者之一,也是新中国宪政建设历史的重要见证人,参加过1954年宪法起草的辅助性工作,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的全过程,为推动新中国宪法的制定与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为止,许崇德发表文章三百多篇,出版著作包括参与写作的学术性书籍75种。2000年2月退休后,他仍照常坚持工作,招收博士生,上讲台授课,编书写文章,继续为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鼓与呼。

【评语】他是潜心耕耘的学者,他是桃李芬芳的师长,他更是中国宪政建立、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现行宪法以及香港、澳门基本法的起草,都有他的身影。半个多世纪的执著追求,许崇德把一切献给了新中国宪法和民主法治事业,在中国法治发展史上,他留下的是抹不去的足迹。

 

公安部副部长 刘金国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他总是亲临一线指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刘金国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两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事故发生后,年近花甲的他带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火线最前沿站着指挥了整整8个小时,直至大火被成功扑灭。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刘金国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2012年2月3日,刘金国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成为该评选活动举办10年来首位入选的在职副部级领导干部。

【评语】每一次危险的来临、每一瞬生死的抉择、每一段温热的柔情,刘金国扮演的都是除暴安良的守护者、正义公平的捍卫者、一心为民的执法者。他恪守了职业道德,更体现了人性美德。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共和国的高级警官,刘金国头顶警徽、心系人民,展现的是一身正气,挺起的是钢铁脊梁。

 

 

郑州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李博亚

李博亚,生于1992年,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郑州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救人时正在河北省昌黎路段实习。时间拨回至2012年7月9日17时40分,李博亚在昌黎火车站派出所维护秩序时,一中年男子突然跳下站台,李博亚迅即跳下站台,奋力向外拉拽中年男子,最终因救人双小腿被火车轧断。2012年7月17日,公安部授予李博亚“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面对人们的惋惜,年仅20岁的李博亚无比坚定地说:“如果再碰到这样的事,我还会跳下去。穿上了警服,我们就有了责任。”

【评语】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往往要用瞬间衡量。李博亚舍己救人的瞬间,爆发出的大爱涤荡了每个人的心灵。他让人们发现,英雄离自己如此之近;他让人们感受,年轻铁警的无悔青春和强大正能;他让人们相信,90后也有责任与担当。李博亚,身上涌现的是对生命的敬重,是对人性至善的礼赞。

宁夏贺兰县司法局洪广司法所所长 虎久桐

  “洪广镇,抓普法;广宣传,大弘扬;宪法大,是母法;合同法,君子法;交通法,要平安……”这首《“六五”普法三字歌》作者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司法局洪广司法所所长虎久桐,朗朗上口的歌里面几乎包括了所有与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这是位从“一五”普法一直走到“六五”普法的老普法,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30多年,是贺兰县司法局在基层任职时间最长、轮换乡镇司法所最多的司法所所长。“虎久桐工作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推广,他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宁夏司法行政30年特殊贡献人物”等称号。

  【评语】扎根一线,服务基层,心系百姓,虎久桐活得真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虎久桐干得痛快;“一五”普法、“二五”普法……“六五”普法,虎久桐做得执著。他以非同寻常的责任心和平常心、以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用和煦如春的耐心调解为更多人解开疙瘩。面对荣誉,虎久桐再朴素不过:继续搞好我自己的工作。生命,正是这样在平凡岗位上闪光。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法院立案庭庭长 陈辽敏

  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热心诚心耐心对待诉讼群众,办案效率高、质量优、效果好。平均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调解7到8件案子,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多件。她的调解做法曾作为“东方调解经验”的成功典型被推广。在杭州市西湖区法院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陈辽敏共办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735件,涉案金额超过7亿元,经她手的案件结案率达95.4%,调解撤诉率84.4%,且无一例超审限、无一例引发缠诉上访。2012年11月8日,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陈辽敏出席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评语】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信念驱动我们追求正义、追求爱心、追求良知。沿着这条道路砥砺前行,陈辽敏成了业内公认的“办案明星”、百姓眼中的“用心”法官。在她看来,案件没有大小之分,只要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就是“大案子”,就要用善心、细心和耐心,尽全力化解矛盾。陈辽敏告诉大家的是:以人为本,法律也有温度。

 

上海普陀桃浦镇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杨兆顺

  群众眼中的“草根书记”。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初建时,曾一度是治安复杂的高危区、刑事案发的重灾区。1999年,42岁的杨兆顺受命担任了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16年如一日,他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牵动性工程,以开展“旗帜、堡垒”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改善民生为抓手,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扶持困难群体,积极调解矛盾,打造和谐社区。在他的带动下,紫藤苑小区多次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小区和上海市文明小区、平安小区,杨兆顺也先后获得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提名等荣誉称号。

  【评语】因为热爱所以无法止步,因为需要所以选择留下,因为责任所以坚守信念。杨兆顺是社区百姓眼中的一棵大树,他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愁,从乱到治,一个“小巷总理”的传奇故事广为传颂。盛名之下,杨兆顺处之泰然,一颗草根心,始终如一;执著付出,为的只是实现社区百姓安居乐业之梦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 郭二玲 

  她专为困难群体打官司,她被称为草原上的“最美律师”。她自小失去双手,却历尽艰辛奋发读书,大学毕业后当上律师,又以感恩的心踏上了“1+1”志愿律师的征程。郭二玲认真履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关于“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司法保护,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宗旨,把法律援助送到每一位受援人身边。做志愿者两年来,郭二玲办理各类援助案件40多起,接待咨询当事人6400多人次,代书法律文书350多份。

  【评语】鸿雁折翅未哀鸣,心生双翼照南飞。“法律援助,服务的是困难群体,很多时候,案子结了,受援人就把你当成朋友,甚至是亲人。”谨记这种刻骨铭心的感受,郭二玲把法律的公平正义带到老百姓心里。一个失去双手、需要别人援助的人,却忘我地援助别人,用自立自强的精神书写着灿烂的人生之花。无手也能伸出援手,郭二玲展现的正是法律援助的真谛。

 

上海杨浦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 葛海英

  作为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科长,葛海英每天都与“最难办的事”、“最难缠的人”打交道。她遇到过80岁的老夫妻带着被子睡在接待室,一直待到半夜;她还遇到过往身上淋煤油、扬言要死在检察院的当事人。葛海英从未退缩,也从不厌烦,而是尽一切可能劝解、安慰,直至将矛盾彻底化解。55岁的她常常告诫年轻检察官:要把当事人放在第一位,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维护法律尊严。2012年11月30日,授予葛海英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

  【评语】公正执法,情铸检魂。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走来,30年如一日,葛海英对检察工作的认识和定位执著如一。从事检察工作时间越久,对责任二字体会就越深:把当事人的位置放得越高,获得百姓的信任就越多。“服务群众向前一步、多做一点、再争取一下”的工作理念是葛海英对“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最平实的注解。

编辑策划:张学伟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