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南陵县公安局家发派出所所长姚明镜以“真心、真情、真意”化解各类农村矛盾纠纷。仅2012年,经姚明镜调解成功的各类矛盾纠纷就有40余起,无一起因调解不公引发当事人不满或上访,他成为当地调解矛盾纠纷的行家。
搭建“沟通桥”
家发派出所共有5名民警、9名协警,辖区地处农村偏远地区,处置各类矛盾纠纷任务重、责任大。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中,姚明镜发挥综合力量,与家发镇政府、司法所、各村委会负责人联合建立调解组,使复杂的矛盾纠纷能及时处置。
2012年2月14日下午,村民陈某在工作中因操作不当被绞刀绞断手臂,经抢救无效死亡。陈某家人将遗体抬到其生前工作的公司办公楼前 “讨说法”,一时间,公司门前一片混乱。
接到报警,姚明镜迅速率民警赶赴现场。面对悲愤的死者家属,姚明镜劝道:“人死不能复生,重要的是解决以后的问题。大家不要冲动……”姚明镜请联合调解组成员到场,分头安抚家属的情绪。
死者家属提出:公司要按照工伤赔偿120万元。尽管死者家属提出了过高要求,但姚明镜没有简单地让他们走司法程序,他和司法所负责人一起,耐心地向死者家属解释相关法律知识和工伤鉴定、赔偿的要求和程序。经过7个多小时协商,死者家属在感动之余,理解了赔偿的依据及程序。在姚明镜的主持下,家属与企业负责人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
充当“灭火器”
“化解群众矛盾纠纷首先要用真情感动对方,讲清道理,然后才能跟对方讲法。”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姚明镜深知,部分农村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后想法很固执:一定要赔偿到位,不然就闹事。针对这一特点,姚明镜在处理一些矛盾纠纷时,运用“先讲情、后讲法”的原则有效化解。
2011年下半年开始,家发镇政府对官塘水库进行水利施工。期间,施工方车辆将村里水泥路面轧坏,并把村民徐某家房屋撞坏,徐某多次找施工方要求赔偿,施工方认为要价过高不答应。2012年5月,徐某发动村民以道路、房屋损坏为由,准备围堵道路,阻止施工。
姚明镜听说这事后,立即来到徐某家了解情况。徐某没好气地问:“你来干吗?是不是为他们讲话?”姚明镜笑着说:“我是来‘灭火’的,当然要为大家讲话。”话音一落,徐某的怒火消了一半。
姚明镜先听徐某说了想法,再向他解释水利项目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村民都要支持。看到徐某的脸色由怒转温,姚明镜接着又说 “要求工地停工”、“堵路”等行为不妥,如果触犯了法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要承担法律后果。做通了徐某工作,姚明镜又赶到施工方,向他们阐明既要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也要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的。姚明镜连续一周找工程负责人调解,最终施工方把损坏的道路及房屋修好了,徐某和村民心中的疙瘩也解开了。(张红 王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