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天津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武长顺 细数“平安天津”五大亮点
每天500部警车、3600名民警街面巡逻
近日,天津市被媒体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唯一金奖。市民生活是否幸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安全感。试想,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连安全感都没有的城市中,他又何谈幸福呢?无独有偶,在去年年底,市公安局委托权威部门所作的社会调查中,本市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95.57%和95.70%,而且连续九年保持在90%以上,始终为全国社会治安最好地区之一。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正确领导下,本市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实履行政治和社会责任,保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努力建设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市公安局4次被公安部通令嘉奖,并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公安部25个部门对市公安局测评连续多年作出“全国上游水平”的总体评价。
每日新报“城市对话 高端访谈”对话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武长顺,武局长用五大“亮点”盘点介绍了过去一年本市公安机关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亮点一
警防民防技防 织密“三张网”
近年来,本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了以警防、民防、技防“三张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三张网”反映了新时期公安工作的规律与特点。目前,本市公安机关共有民警3.5万名,护佑一座千万人口大都市的平安,警力显得十分紧张。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加强民防力量建设就是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扩大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平安志愿者、公益保安队伍,让人民群众由此前的被动参加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成为平安天津、法治天津的参与者、创建者和享受者。这也是本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亮点。
在深入推进“三张网”建设中,本市公安机关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屯兵街面,深入社区,关口前移,移到不易发生犯罪的关口上去,通过各类措施使犯罪分子不敢想犯罪,想了也不敢做,做也做不成,做成以后跑不掉,跑掉以后抓得快,这是公安工作的最高境界。目前,全市共设置了632个“棋格式”巡区,每天调度500部警车、3600名民警街面巡逻,并实施了公安与武警联勤巡逻机制、武装与便衣相结合巡逻方式,加强车站、码头、繁华街区、金融网点、交通枢纽等部位的巡逻控制,及时打击现行违法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平安天津志愿者、公益保安等民防力量近30万人,群众见义勇为成为本市良好风尚,2012年依法确认表彰见义勇为人员1895名,2人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市视频监控点位达34万个,其中互联互通、资源共享7351个。
“社会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机关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一天也不敢懈怠。新时期公安工作,机遇、压力与挑战并存。2012年年初,市公安局将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确定为全年工作主线,以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这“四个能力”为抓手,大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公安队伍正规化水平。圆满完成了十八大安保工作及第九届大运会、达沃斯论坛和院士大会等3477场次、1130余万人次的大型活动安保任务,实现了绝对安全。
亮点二
人民群众满意 检验公安工作的唯一标准
“群众看公安,主要看平安;平安不平安,主要看案件;发案少,说明防范好;破案快,说明战斗力强”,公安机关就是要保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努力建设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市公安局提出了要坚持“打击不力防不胜防,防范不力打不胜打”的科学打防观,概括起来就是“打、防、管、控、建”一体化。
检验公安机关工作的成效,最终是看犯罪率是不是下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不是增强了。因此,群众满意是检验公安机关各项工作的唯一标准。从2004年开始,市公安局委托有关权威部门,在每年10-11月对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参与调查样本按照全市人口千分之五的比例随机抽取。连续九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均在90%以上,2012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更是高达95%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和谐不是妥协。过去的一年中,本市公安机关坚持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本市社会治安稳定。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是现行的国家刑事司法政策,也是建设平安天津的一项主要工作。2012年,本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4.8万余起,绑架案件连续十一年全部破获,命案破案率达到96%以上,及时侦破了北大港水库毒杀东方白鹳、女子被针状物射伤等有影响的案件。年内,抢劫案件同比下降24.3%,盗窃案件同比下降4.3%,盗窃机动车案件同比下降27.5%。在公安部组织的“破案会战”专项行动中,本市警均破案数位列全国第一。公安禁毒部门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200余起,缴获毒品海洛因9.5公斤、冰毒53.4公斤。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不断深化社会治安整治,不间断地开展打击“黄赌毒”、缉枪治爆、“打四黑除四害”、治理非机动车被盗等社会治安整治百日行动,持续深化“护校安园”、打击制贩假证等工作,共查处治安案件20.8万起,其中查处“黄赌毒”案件4000余起,收缴赌博机1万余台,确保了社会治安稳定。
亮点三
创新服务举措 打造天津公安服务品牌
为企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做好四个服务是公安机关打好服务牌的主要内容。为做好四个服务,公安机关推行了“四个四级”,即:四级接待群众来访,四级主动到企业走访,四级汇报向党委政府汇报,四级报告向人大政协、群众监督员报告,汇报工作的同时,听取意见建议,切实改进公安工作,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按照“管死容易管活难,管活才能促发展”的思路,近年来,本市公安机关在出入境、户政、治安、交通、消防等方面推出服务举措700余项,市公安局110接警台推出了5种语言接警系统。批准1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落户滨海新区,组建行业协会9家,首创并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市公安局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及境外人员服务日”活动,建立三级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流动人口工作在中央流动办考核中名列第一。健全公共安全监管机制,推进输油管线、三电设施安全保卫工作;金融网点安防设施100%达到国家标准,连续十一年未发生盗抢案件。2012年,公安机关授予23名外籍人士在华永久居留资格,为489名“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外籍人士签发长期居留许可;完成了2万余名本市农业人口“农转非”,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及家属在津落户184户、450人。深化“平安高校”“护校安园”活动,公安部、教育部在津召开全国现场会,推广本市经验。
亮点四
“四级接访制度” 与群众零距离
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从市公安局局长到社区民警,都深入到群众中,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这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如王书臣、李越、刘长锁等爱民模范,此外,每到年节,公安机关会开展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爱民月活动。
市公安局还千方百计建立起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服务桥梁,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走进直播间解答群众问题、与网民互动等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各界群众的建言献策。近年来,市公安局召开三资企业、娱乐服务业、出租汽车司机等座谈会上百次,通过“四级接访制度”共接待群众信访11.3万件次,办结息访10.9万件次,办结息访率97.3%。市公安局局长、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接访数、办结息访率连续五年全国排名第一。市公安局连续三年在市政府依法行政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办案质量连续五年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公安部专门在天津召开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推广本市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经验做法。
亮点五
创建和谐警营 铸造过硬队伍
2004年开始,市公安局便提出以“领导表率好,关系协调好,困难解决好,大家心情好”为主要内容的和谐警营建设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科技强警、文化育警、从优待警”五个建警方针,大力弘扬“热爱人民、忠于法律、公正廉洁、英勇善战”的新时期天津公安精神,全面实施“育警、励警、律警、强警、惠警”工程,构建具有天津公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督考一体化”机制,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营造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
领导表率好是关键。市公安局强力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关系协调好是基础。建立规范的警营秩序,提供持续的精神支撑,形成强大合力尤为重要。通过公安文化宣传周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献身公安事业的崇高志向。困难解决好是重点。市公安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政治上关心民警、工作上关爱民警、生活上关怀民警。开展了抚恤慰问、谈心家访、惠警解困等不同内容的和谐警营系列行动,建立了快速救治因公致伤公安民警绿色通道和公安民警特殊困难互助金,有效解决涉及民警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让民警感到有甜头儿、有劲头儿、有干头儿、有奔头儿。大家心情好是目标。市公安局坚持“实干的人得实惠,老实人不吃亏”的理念,对“老实人”和“实干的人”及时宣传和奖励,扬警营正气,使广大民警“工作有压力,精神不压抑”“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新报记者 刘峦 宫伟 刘晓霞 孔琳 摄影 孙震
·天津高院召开全市法院立案审判工作会议
·闯黄灯实地探访路口“闯黄灯” 天津:只要过线不算闯黄灯
·天津新交规首日1小时开出四张12分罚单
·天津邀请代表委员座谈今年工作
·天津“大调解”体系见成效
·天津:“民心工程”服务还迁房
·天津:“民心工程”服务还迁房
·天津静海县检察院为社区矫正工作建章立制
·抓住“四个三” 效果“百分百” 天津一分院:创新追诉漏犯工作方法成效显著
·天津出台居民生育保险细则 报销费用包括三大类
·天津公安信息化强警便民 警务工作发生嬗变
·天津召开公安分局长处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