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陈荣军: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2013-01-06 17:02: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近日有幸赴井冈山接受党性教育培训,在去井冈山之前,我对井冈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对“井冈翠竹”、“朱毛会师”、“黄洋界保卫战”等词句的感性认识上,井冈山之行后,我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和洗礼,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个仁人志士为夺取革命胜利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杀敌的革命斗争情怀;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仍然坚定信念、勇于胜利的斗志;感受到了那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生生不息的革命力量;感受到一个个共产党员不计私利、甘于平凡的纯洁党性;感受到了井冈山的绿色之美、生态之美,更体会到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巨大魅力。

    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还有“井冈山精神代代传”的互动访谈教学,在互动访谈教学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的孙子石金龙、石草龙,革命先烈王佐的后代王生茂,红军文艺干部江治华的孙女“井冈山红歌百灵”江满凤等,先后讲述了在老一辈红军用鲜血染红的井冈山上发生的那些浴血奋战、忘我牺牲、忠心为党、舍家为国的故事以及传承井冈山精神留给他们的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当石金龙追忆奶奶曾志回到井冈山,来到小井红军医院遗址,扑向烈士纪念碑前说出那句“战友们,我回来看你们了”,我的鼻子顿时酸了,眼泪哗地流了下来,那是一个红军幸存者,一个白发老人对死去战友最真挚的感情。访谈中,老师还动情地朗读了曾志遗言 《生命熄灭的交待》:“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里设灵堂;在京外的亲属不要来奔丧;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知打搅;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但千万不要声张,不让其他人知道。骨灰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埋下去,静悄悄地,绝不搞什么仪式。死后三个月,发个讣告,在报纸上登个消息,不要写简历生平。”我被曾志那种可歌可泣、坚定无私、纯洁高尚的党性信念,被她那高山仰止的一生和震撼心灵的遗嘱感动得热泪长流。

    在井冈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尤其是昂扬奋发的精神。确实是这样,人确实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们的党靠的就是井冈山精神,靠的就是坚定的信念,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作风,靠的就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当年在部队时,我能感受到部队那种严格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但是不到井冈山我永远感受不到革命战争时期的那种艰难困苦,拿井冈山精神来衡量自己,自己还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因为我还缺乏那么一点精神,还缺乏那么一点信念。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24个字是井冈山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它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我是这样理解这24个字的:“坚定信念”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要服从领导,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要有责任感和责任心;“艰苦奋斗”就是要有良好的职业准则和操守。要廉洁勤政,作风上要做到正派,身心要做到干净,管住自己的脑,管住自己的嘴,更要管住自己的手,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实事求是”体现的就是一种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要有奋发进取的精神,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有完美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不折不扣、踏踏实实地完成好本职工作;“敢闯新路”就是要创先争优。工作中要有你追我赶的劲头,要有思想,要学会思考,要能解决好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 “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依靠群众”就是要构建好和谐警民关系。我们要始终搞好大走访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服务好群众,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琐事、小事,一切为了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勇于胜利”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敢于牺牲、甘于奉献、不怕困难的精神,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我想这四个字也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要坚持”,再难熬的工作、再苦的岗位也要坚持。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清楚地告诉了后人,正是那些革命先辈和先烈们怀着勇于胜利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斗志,正是他们坚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勇于胜利的信念,才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作者为江西省贵溪市公安局办公室民警)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