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桂辉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引起中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据笔者观察了解,近段时间来,不少地方党委、政府,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办法,从不同角度提出明确要求。许多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营造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犹如清风徐来的清新氛围。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少数领导干部,抱着事不关己、等待观望,甚至半信半疑、不紧不慢的心态。他们有的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想:规定好是好,就怕难坚持。隐约之中,流露出一种近似“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情绪;有的无动于衷,旧貌未改,依然故我。比如,笔者日前参加一个规模不小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通知八点前进场,结果九点才开会,让近三百名与会者,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而会上几位领导的讲话,还是照本宣科,既空又长,丝毫没有短会作风。
我们党一贯重视党风、作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新情况、应对新挑战、赢得新考验,相继制定出了一系列有关规定。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个规定、那个“不准”,接二连三、应时而生。最多时,曾经一口气出台了几十个“不准”,不要说党员干部记不住,即便执纪执法部门也难熟记。且常常是新规定、新“不准”刚出台时,又是组织学习、开展讨论,又是表明态度、做出保证,“热闹”一阵子,便“冷却”下去,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大打折扣。加之有人习惯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使好端端的规定成了“聋子的耳朵”。因此,真正能够长期坚持、认真执行的屈指可数。无怪乎,部分党员干部对八项规定能否常抓不懈,使之得到严格执行,或心有质疑,或依然故我。
一个行动胜过一沓纲领。许多事实表明,这次改进作风的情形,与以往大不相同。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中央领导外出考察,轻车简从,不要交通管制,不搞迎来送往,不见前呼后拥;召开会议,不摆鲜花,少用讲稿,不讲长话;就连会见外国元首,也简单简约了许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中央领导的带头,转变作风的规定,一定可以持之以恒得到贯彻执行,并如同燎原之火那样,变成全党的自觉行动。
有道是,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在中央领导面前,地方官员是下级,而在广大群众面前,即便是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也是上级,也是高官大官。广大群众看领导干部的作风,不是听他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他做得好不好。现在中央高层这样做了,地方也好,基层也罢,不仅要上行下效,而且要力求实效。既要制定具体条规,更要见诸实际行动。
作风,是党风的直接体现。但愿各地在切实转变作风这个问题上,不要左顾右盼、心存疑虑,而要雷厉风行、紧紧跟进。从我做起、从严要求,以身作则、以点带面,让群众真真切切看到转变作风的决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