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交警更加“伟岸”
5日,途经沈阳市青年大街的司机都会发现,女交警的形象突然“高大”了起来,指挥的手势看得更清楚了。发生这样变化的秘密,就在于交警脚下的这个蓝白相间、直径120厘米、高30厘米的圆柱形交通指挥台。
目前,沈阳共有8处交通岗设立了这种新型指挥台。
交警咋变得“高大”了?
“今天早上上班,离老远就能看到交警打的手势了,特别顺畅,不错。”沈阳私家车主王晓伟说,早上上班的时候,离老远就能看见交警打手势,离近一看原来脚底下垫高了个圆形的“小岛”。以往经过交通岗都是平视交警,现在都得仰望了,觉得交警变得“高大”了,更有威严感。
“小时候交警都站在马路中间的台上,很久都看不见了,现在又能看见了,还真有些儿时的感觉。”王晓伟笑着说。王晓伟口中的“小岛”,是沈阳交警新配备的圆柱形指挥台,它高约30厘米,直径120厘米,蓝白相间,表面印有警察字样。
交通台特受女交警青睐
目前,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女子特勤大队的5个岗位都已经配备了这种指挥台,从上面走下来的女交警都对这新增的指挥台竖起大拇指,表示新配备的指挥台“很贴心,很给力!”
常瑞林,是交警支队女子特勤大队三中队的一名民警,作为新一代的女交警,5日中午是她第一次登上指挥台指挥交通。值完班后,她笑着表示,“指挥台非常实用!”
常瑞林介绍,入冬以来为了防寒,每次上岗她都会在脚上贴上暖宝贴,半个小时下来原本还有些烫脚的暖宝贴会变得冰凉。可这次下岗后,暖宝贴还有些温度,没那么冷了。
除了隔凉外,常瑞林对这指挥台的第二个印象,就是视线好。
虽然1.72米的身高,在女性中属于高个儿,但在指挥交通的时候,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够高,看不到排尾的车辆,有的时候后面的车辆也看不见自己所打的交通手势。
“现在站在台上我能看到排尾了,我打的手势后面的车也能看清楚了,今天调流特别顺畅。”她满意地说。
交通台“复出”好处多多
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女子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俏岩介绍,今年冬天特别冷,雪多、湿滑,为了应对冷冬,特意为一线民警配备了指挥台,这是对民警的关爱。
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人士介绍,重新设立指挥台是必要的:一是保护路口执勤交警健康,解决了路面寒凉问题;二是执勤民警视野开阔了,对附近各口的交通情况一目了然,更有利于指挥交通;三是使执勤民警的形象更高大,便于机动车驾驶人看清民警的指挥手势。
重出江湖的指挥岗为何不是双层的?为何没有护栏?该人士透露,双层指挥台占地面积大,不方便搬运,有台阶,上、下还不太安全,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所以选择了单层指挥台。
2012年12月下旬,南京街市府大路遂川岗有过一个带护栏的单层指挥台,但由于只有一个进出口,民警下岗调流的时候不太方便,所以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没有护栏的单程指挥台了。
沈阳交警指挥台几经变迁
“一颗红心,三尺岗台”成为交通民警管理交通、服务社会的真实写照。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上个世纪末,沈阳交警提出“变固定指挥为流动管理”,撤销了固定的三尺指挥台,民警成了马路上快速流动的“轻骑军”。
2007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沈阳赛区的赛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青年大街大西岗等重要交通路口重新设立了民警指挥岗台。2011年,女子特勤大队成立,在大西岗等设固定值勤民警,指挥过往车辆和行人。
2012年冬至过后,沈阳气温持续走低,对路口执勤的交警提出了新的挑战。市交警支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后,决定对具备条件的路口重新设立指挥台。
■新闻链接
8处交通岗设置交通指挥台
马路湾岗、建设大路兴工岗、太清宫岗、青年大街文艺路警备岗、青年大街大西路大西岗、南京街中华路中华岗、南京街市府大路遂川岗、黄河大街泰山路泰山岗。(记者 陈浩 摄影记者 常晟罡)
·沈阳节后首个工作日 交通事故追尾占六成
·辽宁沈阳出警1.5万人次保节日平安
·沈阳边检站向游客赠送“平安符”
·沈阳严查出租车拒载并客要高价
·辽宁:节日期间沈阳交警全员上路
·辽宁沈阳发放50万张“五险合一”社保卡
·辽宁沈阳发放50万张“五险合一”社保卡
·沈阳未成年人犯罪连续两年下降
·辽宁沈阳:百名警力防火患
·沈阳行政审批中心成立五年实现“三个为零”
·铁路道口变道超车沈阳铁路交警严厉处罚
·辽宁沈阳法院开展“执行年”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