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广州荔湾友善社服中心:心理矫正始于聆听

2013-01-06 10:33: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心理矫正从聆听开始 探访广州荔湾友善社会服务中心

  “在社区矫正当中,如果说司法行政系统所承担的工作是硬的一面,那我们就属于软的一面。”广州市荔湾区友善社会服务中心主任杨瑞新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0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的荔湾区友善社会服务中心(下称中心),是广州市区一级首家专门从事服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社团机构。就是这个“九口之家”,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通过专业手法介入社区矫正工作,中心接收的110名矫正人员中,脱管率为零,无一重新犯罪。

  做好聆听:社工都有小技巧

  在社区矫正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社工应该如何介入?需要什么样的技巧?从哪些方面入手更能让矫正对象接受?这些问题成了记者关注的重点。

  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有着助理社工师资质和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的中心专业社工陈承惠告诉记者,因为矫正对象的特殊性,所以服务的开展有别于其他人群。重要的是需要评估,而且是不断地评估。“评估,就是见证矫正对象改变、社工肯定自己的过程。”

  陈承惠还向记者介绍了与矫正对象会谈时的一些技巧及应对情况:社工与矫正对象会谈时,应该要做好聆听。聆听,可以让他们感到轻松,感到自由。让其信你,乐于讲出自己的事,增加互相了解的可能。

  “聆听的过程,需要观察。透过观察,社工可以感受到这个问题对不对,是否可以这样问。同时,聆听的反馈中,社工也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说,‘扮无知’。”陈承惠社说,社区矫正的群体年龄跨度很大,由未成年人到老年人,每个人的经历都有所不同,社工的阅历很多时候都未必及得上他们。因此,有时候,社工的“扮无知”,可以让谈话继续;让矫正对象们知道,社工是在用心去听他们讲,真的对他们的事情感到好奇。

  作为负责社区矫正的社工小唐,他的工作方法就是让服务对象感到社工是“帮”他们,而不是“管”他们。

  小唐记忆最深的是帮教过的有十年吸毒经历的阿风:他是吃了5次“闭门羹”后才见到阿风,见面第一句话阿风说的却是:“你帮不了我,我戒不了。”但小唐谈话中了解到阿风与家人关系不好,而且怕交女朋友被歧视。在小唐的鼓励和支持下,两个月后阿风找到了女朋友,而且提前向女友告白自己有吸毒的历史。为了让他找回自尊,小唐先是联系社区工作站为他找到一份工作,后来阿风想开一间网吧,小唐又帮他找文化部门申请执照,目前阿风的网吧已经开始营业。

  心理咨询:一点点解开心结

  记者了解到,社区矫正人员除了要承受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压力之外,还要面对因犯罪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中心的社工告诉记者:“中心从成立之初就注重指导社工探索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帮教矫正对象,为他们提供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为主的支持和帮助,缓解、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完善其人格与自我,从而使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因抢劫罪被判缓刑的矫正对象小余,本身的性格比较内向,再加上背负不光彩的经历,经司法所转介到友善社会服务中心后,社工与他的交流初期十分困难。

  “我们运用一些心理咨询手段,不间断地与小余进行交流,慢慢走近小余的内心世界,一点一点了解到了他内心的症结:很少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真实情感与内心世界的他,其实非常渴望情感交流、被人关心,不愿意受到孤立。”社工小王说。

  在社工们的鼓励下,小余从被动参加逐步发展到积极主动参加友善社会服务中心组织的各类小组活动。在一次“端午节·友善粽香送温暖”的活动中,小余主动帮忙洗粽叶,准备材料,学习包粽子。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新疆开展社区矫正案卷评查活动
·司法部:推动社区矫正立法规范律师辩护
·为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联系卡”
·天津静海县检察院为社区矫正工作建章立制
·保定市新市区检察院:三项举措规范社区矫正
·江西新建:三剂“良药”调理社区矫正

·江西新建:三剂“良药”调理社区矫正
·海口市检察院创新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机制
·江西赣州检察院多举措加强社区矫正监督
·福建华安检察院实现社区矫正全程监督
·山东冠县检察院探索社区矫正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