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南

河南:“三大支撑”持续释放平安“正能量”

2013-01-06 10:46: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命案侦破综合成绩、“打黑除恶”战绩、打击刑事犯罪综合绩效连年保持全国领先;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指数逐年提升,省公安厅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近年来,河南省公安机关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逐步形成了以“河南公安精神”、“整体作战法”和“警务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三大支撑”,在推动全省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河南公安精神”锻造精锐之师

    2003年前后,黄勇、杨新海等系列杀人案件的发生,曾使河南公安形象一度蒙羞。“为党和人民利益而战,为人民警察的荣誉而战!”2004年2月,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带领全省广大公安民警发出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坚定誓言。随后数年,河南省公安机关逐步培育形成了“忠诚、为民、拼搏、奉献”的“河南公安精神”,并以此为指引,锻造出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精锐之师。

    命案攻坚铸就了“河南公安精神”。2004年,河南省公安厅发出“命案攻坚”的号令,迅速统一了全警思想,有力推动了命案侦破和整体公安工作的开展。据统计,全省现行命案破案率从2004年的93.42%上升到2011年的97.25%。

    “大接访”孕育了“河南公安精神”。“大接访”期间,全省民警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共接访23879起,办结23722起,接访数量、办结数量、办结率、停访息诉数量、停访息诉率均居全国前列。

    “三基”工程建设激发了“河南公安精神”。面对警力不足、经费紧张、装备落后等问题,全省公安机关坚持夯基础、练精兵、固根基、强机制,硬件突破,软件跟进,“三基”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抗冰雪保畅通锤炼了 “河南公安精神”。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中,全省共出动警力16.6万人次,疏通滞留车辆200余万辆,确保了数百万受困群众的安全,全省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没有发生一起滞留车辆被盗、被抢等案件。

    “清网行动”检验了“河南公安精神”。全省公安机关贯彻“在逃人员必抓、质量必保、奋力争先、清网安民”的工作方针,形成了缉捕网上在逃人员的巨大声势和合力,抓获网上在逃人员总数和行动前网上在逃人员下降率均居全国前列。

    “整体作战法”提升能力水平

    近年来,河南省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密切配合,实行整体作战,全面提升能力水平,确保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整体作战法”是河南省公安厅在总结命案攻坚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应用于全警的基本技战法,包含 “命案侦破是龙头,打击犯罪是主业”的理念以及责任体系、组织指挥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执法体系、治安防控体系等“五个体系”。

    2010年7月,河南省公安厅将“整体作战法”由命案侦破、打击犯罪拓展到处置重大紧急警情、突发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警务部署等工作中,形成全警共用的基本战术。2011年3月,河南省公安厅为“整体作战法”赋予了新的内涵,即“集全警之智、聚全警之力,全面提高攻坚克难能力,着力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实现打击效能的最大化,带动整体公安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整体作战法”有力推动了河南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2010年7月23日,特大暴雨袭击河南。在抢险救援工作中,全省公安机关深度应用“整体作战法”,通过整体作战、全警联动,共营救被困群众8500余名,转移群众10万余名。在受灾比较严重的南阳、洛阳、信阳等地,公安机关“一把手”赶赴一线指挥,交警冒雨疏导交通、救助群众,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转移被困人员,巡特警加大社会面管控力度…… “整体作战法”的强大威力得到充分彰显。

    改革创新警务机制守护平安

    2012年12月26日下午,商丘市梁园区的李小姐如约来到平原派出所新区警务室,从社区民警手中拿到了期盼已久的驾驶证。

    目前,河南绝大部分市区社区警务室都开通了“五星级”警务室服务,群众在网上预约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可以直接在警务室办理驾驶证、户口簿、身份证等,非常便利。 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省公安厅全面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明确界定了社区和驻村民警的10项任务,建立完善了“一警为主、多警联动”的工作机制,把刑侦、交管、消防、法制等警种的触角延伸到警务室,警务室由独立作战转变为多警种合成作战。

    河南省公安机关以 “做大做强派出所、做专做实警务室、做优做精市局机关”为抓手,通过整合警力资源,优化警力配置,让更多的民警沉入基层。河南省公安厅明确要求,警务室民警要脱离派出所的一般性日常工作,在警务室真正扎下根来,成为搜集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强化治安防控的协调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宣传政策法律的宣讲员、提供便民服务的服务员。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已建成警务室8544个,配备警务室民警11435名;省辖市公安局派出所一线警力均达到了市局总警力的60%以上。

    在最大限度下沉警力的同时,河南省公安厅还推出了扁平化指挥、一警多能等警务机制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实实在在地把平安送到了百姓身边。

    “三大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方便群众办理机动车和驾驶证业务、加快身份证制作发放速度、开辟出国(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多渠道及时发布高速公路路况信息、搭建网络交流新平台……这些是2012年年初河南省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的实事。

    河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李建中告诉记者,河南省公安厅已连续5年向社会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而且这些承诺已落实到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

    河南省公安厅明确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综合运用“三大支撑”,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持续稳定的社会环境、高效规范的服务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集中开展清理信访积案攻坚战;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最大限度地优化市场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的环境。

    结合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河南省各地公安机关还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中原经济区人才资源建设提供户籍政策支持;进一步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发挥流动人口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在“三大支撑”的推动下,2004年以来,河南省公安系统有6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称号,47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称号,524名个人和30个集体荣立一等功,33名民警被评为 “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立功创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夏吉春 通讯员 周祖彬 张晓雷)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