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对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系统的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坚持把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幸福潍坊”,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
实现社会和谐、创造幸福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根本目的,也是全市上下的重要共识。多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加强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谱写新篇章,就要紧密结合潍坊发展实际,针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紧密结合潍坊实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大富民惠民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增加民生投入,围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改善群众生活等领域,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促进民生公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要大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办好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努力打造宜学名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化平安潍坊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突出抓基层,着力抓服务,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建设幸福潍坊、增加人民福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全市上下的不懈追求。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把加强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一定能够实现民生改善的新跨越,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山东潍坊中院探索建立法官诚信司法机制
·潍坊奎文:检察官俯身接地气 村民顺利过暖冬
·山东潍坊检察官俯身接地气 村民顺利过暖冬
·山东潍坊梨园派出所完善社区防范工作
·为“四个潍坊”建设筑牢平安之基
·三十载春华情满鸢都 ——记“潍坊市十大法治人物”张子辉
·三十载春华情满鸢都 ——记“潍坊市十大法治人物”张子辉
·潍坊大虞派出所短信告知受欢迎
·山东潍坊大虞派出所短信告知受欢迎
·山东潍坊拉网式检查工商业燃气隐患
·潍坊公安探索全警常态警务回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