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盖了章,我们就放心了,调解有了法院的认定,我们才觉得有保障。”近日,黄聪与邻居王春英拿到了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法院的调解确认书,都松了一口气。之前为了孩子打架误伤到人,两家人闹得很不愉快,经过法院,到人民调解委员会,再到法院,仅用两个月,彼此的心结已经打开。
据悉,这是琼中县法院作为是海南省法院系统唯一“诉调对接试”点单位,正式开始以诉调对接模式处理的案件之一。
亲戚误伤人纠葛快速化解
2012年1月31日晚,原本同村有着亲戚关系的未成年黄成(化名)与王春英两家,因琐事口角之争俩小孩黄成欲用木棍打王春英的儿子王星(化名)时,却误打到年近40岁的王春英头部。
经检查,王春英的头皮挫裂伤和右前肩软组织挫裂伤,并住院留医5天,住院期间黄成父母曾给付王春英1000元。在继续赔偿的问题上,双方协商无果,王春英诉至法院,请求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7805.31元。
2012年3月28日,琼中县法院受理此案后,长征法庭王韦奇庭长接待了王春英,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考虑到俩家同村和亲戚关系,可以通过调解淡化双方之间矛盾,有利于打破当事人冷眼相对的僵局,就采取委托积望很高的村委书记、文书为当事人调解。
“我们目前已经和长征辖区的司法所、村(居)委会形成共识,只要到法院来起诉或者准备起诉的案件,我们审查后认为适合进行调解,或者交由人民调解更利于问题解决的,都会委托给调委会、村(居)委会或者建议当事人直接去申请调解。”王韦奇如是介绍。
通过在当地工作多年,积望很高的村委书记、文书为当事人调解,以及长征法庭多次下村采用“背靠背”的方法与当事人促膝长谈,双方之间的矛盾冰消玉融。5月20日,当事人双方相互让步,在长征法庭的主持下达成共识并签订了调解协议:黄聪及其父母当场一次性给付王春英赔偿款1500元。
扩大诉调对接百姓尝“甜头”
“诉调对接是法院诉讼系统与法院外非诉调解系统的相互对接与有机整合。推行诉调对接,就是让更多的纠纷能够在诉前、诉中以调解的方式解决,让更多的调解协议经过法院的司法审查转化为司法文书。”琼中县法院院长蔡海锋对法制网记者说,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途径及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纠纷的需求。他们结合自身黎族苗族聚集自治县的特点,早在2005年就开始探索以“诉为背景、诉为引导、诉为管理和诉为保障”,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实现了连续六年民商案件调解结案率均达80%以上,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等“三个效果”相统一。
今年初,琼中县法院又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扩大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后,采取建立诉调对接中心、铺设三级网络、做到“四个对接”来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诉调对接工作,通过几个月的尝试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目前集中在赡养抚养案件、继承案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劳务纠纷等,这几类案件如果能够先通过人民调解,往往能够让当事人的情绪更缓和,容易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琼中县法院王京洲副院长如是介绍,他们在审理案件中发现,很多当事人另有隐情,却不愿在法庭上呈现。若此时委托给当地司法所或者村(居)委会,他们都了解当事人的家庭情况,能够更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更容易解开他们的心结。
“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当事人先接受人民调解,再到法院申请调解协议书的确认,既不用交诉讼费,也不需承担诉讼的风险,协议书同样具有强制执行力。”王京洲说,当事人尝到了甜头,往往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另外,法官也会在调解中,适时参与指导他们的调解协议书制作以及在法律问题上的准确把握。
“诉调对接,利于解决矛盾,减少诉讼成本,调解也有利于矛盾化解,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王韦奇结合近段解决的5起案件,感同身受。
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成效显著
为了更专业、有效地化解矛盾,琼中县法院系统在“诉调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行业矛盾化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与妇联、交警、乡镇司法所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在受理离婚、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矛盾纠纷时法院予以提前介入,对其开展的调解工作进行先行指导,同时了解该案件的来龙去脉,以便为日后的诉讼调解和裁判打下坚实的基础。
蔡海锋表示,在原有《关于建立人民调解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基础上,他们还设计了联席会议制度、民间纠纷调解和民事审判情况通报制度、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制度、县政府相关部门参与法院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外力化解社会矛盾。同时,分别与县级机关、乡镇、村委会等建立诉调对接平台铺设三级网络,将辖区所有的人民调解组织纳入法院特邀调解组织队伍,将辖区110个村委会的主任、人民调解员以及25个派出所、10个司法所的所长的姓名、联系电话上墙并绘制地图,将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名单制作花名册发放给每个法官、书记员手中。
“从以前被动接受诉讼,到如今“走出去”,从一家独干到联合多家化矛盾。”蔡海锋法制网记者说,这既解决了打官司时间长、花费多的问题,也缓解了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攀升的压力,从而实现了“一举三得”。
据了解,今年琼中县法院实现了“一升三降”即:案件调撤率提升,法院收案率、信访率、上诉率下降的工作目标。自开展诉调对接工作以来,琼中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623件,成功调解465件 。(记者 邢东伟 吴晓锋 通讯员 黄灵钰)
·[视频]海南法院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员培训班开班
·海南法院开办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员培训班
·海南法院首次微博直播庭审
·海南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课题开题
·海南法院“两评查”活动成效显著
·数字见证海南法院发展变化
·数字见证海南法院发展变化
·海南法院纪监信访投诉首归零
·海南法院治“庸懒散贪”提审判质效
·海南法院集中整治“庸懒散贪” 着力解决身边腐败
·海南法院为绿色崛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海南法院司法作风转变年活动进入查摆问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