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完善妇联组织体系 提升服务妇女能力

2013-01-05 11:35: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妇女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心,充分肯定了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工作职责,也对新形势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人民团体的发展是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条件和环节。正是基于人民团体的重要性,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团体的发展,并将人民团体作为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十八大报告关于人民团体重要地位和职责的论述,是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对人民团体重要作用的进一步肯定。

    妇联组织作为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为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妇联组织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始终将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成为推动中国妇女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妇联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指明了新方向,各级妇联组织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拓创新。

    首先,应以“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为契机,全面提升妇联组织建设水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妇女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加强“党建带妇建”,才能保证妇女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以“妇建服务党建”,才能实现妇联组织的崇高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妇联组织首先要充分学习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最新成果,并运用这些成果来指导妇联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同时,妇联组织还要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目前,全国有各级妇联组织近85 万个,城乡建立的67.7万个“妇女之家”已成为妇联组织的工作延展窗口,由此,我国妇联组织已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组织规模最大的妇女组织。为了进一步完善妇联的组织体系建设,还应积极探索在高等院校、流动妇女群体、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中建立妇联基层组织,最大限度地把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妇女群众凝聚到妇联组织中来,将妇联工作覆盖到各类妇女群众之中,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基础。

    其次,应以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为有效平台,不断开拓妇联组织工作模式。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妇女群体异质性增强,妇女从业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妇女阶层和群体不断涌现、妇女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等,都迫切要求妇联组织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近年来,各地妇联组织不断呈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特色与亮点,把妇联工作有效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等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不仅拓展了妇联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模式,也从源头上为妇女发展争取了工作资源、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今后,妇联组织还要不断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与妇女工作创新的契合点,积极主动地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管理职能,协助政府管理好妇女儿童事务,并借鉴其他社会组织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模式,主动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增强妇女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扩展妇联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

    再次,应以维护妇女群众切身利益为工作重点,努力增强妇联组织服务能力。一是要深入了解妇女群众的多元需求,尊重妇女群众主体性,让妇联工作更有针对性。一方面要改进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持续推进全国各地县以上妇联组织开展的“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同时,应重视运用新媒体了解妇情民意,通过网络问政、妇女舆情分析研判发现妇女的意愿与需求。二是要合理反映妇女群众的诉求,畅通妇女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面对妇女群体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妇联组织要做好妇女利益的代言人,探索畅通反映妇女民意、纾解妇女情绪、化解妇女矛盾的渠道,促进广大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各级妇联要进一步推广妇女信访代理制和协理制、社会工作评价机制等有效工作机制,让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中妇女的利益被充分尊重。三是要完善妇女权利救济机制,从法律救济、社会救济、观念救济等多方面切入,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较为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妇女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我们相信,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指引下,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伟大实践中,各级妇联组织一定会勇于探索、善于实践,把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贯穿妇联工作全程,进一步完善妇联组织自身建设,带领广大妇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半边天”的智慧和力量。(评论员 南储鑫)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北京朝阳区妇联多措并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辽宁营口妇联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妇女创业就业
·浙江省海宁市妇联巧搭平台助力初创业女性
·湖北武汉妇联多措并举助女性创业
·妇联书记处崔郁出席创新妇女创业就业研修班
·广东清远妇联组织专家开展“两癌”免费筛查

·广东清远妇联组织专家开展“两癌”免费筛查
·青海省果洛州妇联扎实开展“和谐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福建妇联工作开启微博时代
·河南武陟法院:妇联陪审员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重庆市妇联: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