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四川

四川省公安厅:走百村入万户 访民情解难题

2013-01-05 13:04: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四川省公安厅民警圆满完成援助阿坝县“三实”调查工作

  走百村入万户 访民情解难题

  2012年11月20日,135名四川省公安厅机关民警,在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援助阿坝县 “三实”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工作中,四川省公安厅机关援藏民警与阿坝县民警走百村、入万户,完成了阿坝县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标准地址信息资料实地采集,实现阿坝县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号码顺序码登记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和居民本人“六一致”,编制了“两图一册”,保证了“图、房、人”信息的完整统一。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2012年9月17日,135名四川省公安厅机关民警在接受培训后,分到21个乡镇派出所,开始了“三实”社情民意调查工作。

  针对镇上面积广、巷子多、在家人员少的实际,阿坝镇援藏工作组摸索出“黄金分割法”——一片一片做工作,一家一户走访调查,提升了工作进度。城乡接合部居民白天在家时间少,哇尔玛乡、德格乡派出所援藏工作组总结出 “错时工作法”——利用中午、晚上、下雨、下雪和双休日入户调查登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住户在家时间不规律,电话联系不方便,河支乡派出所援藏工作组研究出“反复上门法”——多次上门,直到见到户主为止,有的先后去了30多次才采集到信息。部分群众对调查工作不热情,龙藏乡、安羌乡、麦尔玛乡派出所援藏工作组提炼出“交叉作业法”——将两个组分成多个工作小组,有的小组上门吃了闭门羹,就及时换上另一小组上门采集。有些居民长期不在家,茸安乡、贾柯河牧场派出所援藏工作组琢磨出 “追踪求证法”——想尽办法广泛求证,直到找到户主为止。针对群众接近难、工作进度慢的问题,麦昆乡、查理寺乡、贾洛乡、四洼乡派出所援藏工作组运用“亲民亲近法”——自带小凳,在群众家门外与群众进行交流和登记。

  主动走村入户服务

  在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中,援藏工作组民警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走村入户服务,认真倾听农牧民群众心声,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

  2012年10月1日,援藏民警在柯河乡伊俄村村民严木洛家登记户口时发现,严木洛一家三代竟然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在进一步调查中,民警们大吃一惊——像严木洛家的情况,全乡还有30多家,部分山区群众根本没有户口和身份证的概念。为此,援藏民警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为30多户群众办理了户口和身份证。

  甲尔多乡有300多名群众在外地务工,无法采集到人像资料。援藏民警主动找到电信公司协调,为派出所开通了互联网,破解了采集图像难题。各莫乡援藏民警开启群众证照办理绿色通道,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办证、送证上门服务。据统计,此项服务为附近几个乡群众节约路费、住宿费等100多万元。

  真心为民排忧解难

  援藏民警坚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通过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争取藏区民心,夯实了公安工作基础。

  2012年10月10日,贾洛乡派出所援藏民警在远牧场进行人口信息采集时发现,拿仓玛村牧民罗布让坐在自家门口啼哭。原来,牧场一根电线断了,将他家2头牦牛电死了,但电网公司与贾洛乡变电站都不想承担责任,罗布让一直没有得到赔偿。第二天,民警们兵分两路,一路去找电网公司,另一路去找变电站领导协调,最后圆满解决了问题。

  2012年11月5日,记者在河支乡派出所采访时,看到一台台打井机器正在繁忙作业。守门的老大爷顿呷措说,这是援藏民警来搞“三实”调查时做的一件大好事。原来,民警在人口信息采集时,了解到乡亲们饮水困难,他们便请相关部门到实地考察,协调联系地质勘测钻探单位反复论证确认有地下水后,得到上级支持同意,为河支乡群众打了140口深水井,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题。(记者 陈依文)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92省级部门公示行政权力 15日前可反映意见
·四川政法系统首次网评最爱干警
·四川绵阳布警街面做好岁末防控
·四川“我最信任的基层政法单位”和“我最喜爱的政法干警”评选揭晓
·四川公安厅长视频联动接访
·四川剑阁县检察院对交通系统开展预防教育

·四川剑阁县检察院对交通系统开展预防教育
·四川公安厅厅长视频联动接访
·四川公布异地中高考方案2014年实施
·四川甘洛警方多措并举加强冬季治安防范
·四川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积极服务农村保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