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文明交通:构筑安全畅通大格局
2012年,全省公安交巡警部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建设大局,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总体目标,以深入实施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和文明交通工程为抓手,着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全省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道路交通事故连续9年保持下降态势。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9个城市被评为模范管理水平,总量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
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程构筑维护群众出行安全的铜墙铁壁。2012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等四部门工作意见,实施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程,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监督和保障“三张网络”。目前,全省18个县(市、区)达到平安畅通县市部级标准,279个乡镇、企业、学校和公路达到交通安全示范创建标准。全省共建立1080个护学岗,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深得人心。
全力打造干线公路“平安走廊”,构建覆盖全省城乡3.5万公里道路的高清智能监控网络,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水平,为群众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平均处置一起轻微交通事故现场用时仅6分钟,有效应对免费通行带来的大客流。
文明交通工程凝聚社会协同全民参与交通管理的合力。2012年7月,我省正式发布由省文明办、省公安厅等7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深入实施江苏文明交通工程的工作意见》,率先开展包括进行城市文明交通指数测评、建立文明交通安全信用管理制度、构建文明交通教育体系、建立文明交通公共服务体系等9大项22方面内容的文明交通工程,全面提升公民文明交通素质和社会文明交通程度。
通过6年多来的文明交通建设,全省已建成100条文明交通示范街、204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140个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基地;常州、南京、江阴等9城市被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畅通工程模范管理水平城市,全社会对文明交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自律、包容、礼让、文明”的现代文明交通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在实施文明交通工程中,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文明交通管理体系,将个人交通行为纳入全省信用体系,形成共管共建文明交通的社会合力。个人交通信用情况将作为招录公务员、劳动用工和保险费率浮动、单位评优以及银行信贷等参考内容。
7 破案会战:服务经济促发展
3月1日至8月31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全力投入“破案会战”,取得优异成绩,为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会战期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4万余起,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118起,总体绩效位居全国前列。孟建柱部长签发嘉奖令予以表扬。
在省公安厅的积极推动下,各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有力地推动了“破案会战”深入开展。全省公安民警特别是全体经侦民警,全力投入会战,半年来取消休假、放弃休息,日夜奋战在会战一线。
“破案会战”中,针对全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大要案件多发,一些企业主、放贷人因欠债而“跑路”事件频发的实际情况,全省公安机关在做好防范的基础上,全力侦办大要案件,共立案侦办此类大要案件245起,涉案金额80余亿元,刑拘犯罪嫌疑人266名,有效遏制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高发势头。
全省公安机关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手段,追根溯源、循线深挖,咬定犯罪头目、骨干分子,彻查犯罪源头,摧毁犯罪网络,向专业化、规模化的职业犯罪团伙发起迅猛攻势。“破案会战”中共打掉传销、假币、假发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团伙1358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87个。
对涉案逃犯、尤其是重大逃犯,全省公安机关坚持盯案与盯逃同步,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成立境内外追捕组,不论涉案逃犯躲到哪里,全力将其缉捕归案。“破案会战”中,全省共追回经济犯罪逃犯347名。常熟“第一美女老板”顾春芳、“鲤鱼门”经理周思扬等被社会关注、网络热炒的重大逃犯从境内外陆续被缉捕归案,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产生良好社会反响。7月27日,在公安部统一协调指挥和我驻外使馆以及国外警方的大力协助下,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和苏州、常熟经侦部门共同组成境外追捕组,成功将“鲤鱼门”经理周思扬抓获并押解回国。此案产生很大反响,几天后一名涉嫌经济犯罪准备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坚持追逃与挽损相结合,通过不懈努力,共挽回经济损失95亿余元,切实保护了企业、群众的合法利益。
8 网络战场:虚拟世界护民安
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公安机关的平安守护。
3月底,徐州市网民王某遭遇一起网络骗局,他在网上购物支付时,被人以支付宝充值可以优惠的名义诱骗,多次进行网银充值,后经查询,发现充值均未到账,银行卡内3.16万元不知去向。接到报警后,徐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分析这是一起网银木马盗窃案,经过近一个月的缜密侦查和细致取证,组织百余名民警成立32个抓捕组,奔赴14个省、32个地市,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成功打掉这一特大网银盗窃团伙。
为切实维护广大网民利益,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会同相关警种部门,紧紧围绕网上“打黑、灭枪、扫黄、打假”四条主线,以“追源头、捣窝点、打团伙、铲除利益链”为目标,全力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战果丰硕。一年来全省共破获网络犯罪案件37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6700名。
针对网上涉枪涉爆、假币假发票、出卖公民个人信息、网络淫秽、非法传销等网络黑市违法信息滋生蔓延的情况,加大网上违法信息巡查处置力度,共发现处置违法有害信息1.4万余条,关闭100余家审核不严、违法信息频发的违规网站。
严厉打击网络黑客违法犯罪活动,破获网络黑客案件3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名。南通、常州先后破获特大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摧毁盗卖QQ号黑客犯罪团伙4个。
以“追源头、打窝点”为思路,坚持网上经营和网下侦查相结合,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非法买卖枪支弹药违法犯罪活动,破获网络贩枪刑事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700人,缴获各类仿真枪支1.1万多支,子弹32万余发,打掉网络贩枪团伙24个。
针对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泛滥,联系卖淫嫖娼、组织淫秽表演活动猖獗的问题,网安部门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共破获网络淫秽色情刑事案件1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6名,摧毁淫秽色情网站500余个,捣毁为色情网站提供资金的广告联盟5家,查破网络招嫖治安案件675起,查处涉嫖涉娼人员1050人。
网安部门主动加强与经侦部门的联络沟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破获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5名。宿迁市宿城公安分局破获网上假冒名牌打火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捣毁假货窝点8处,涉假商品市值高达1亿余元。
9 优化服务:流动人口得实惠
2012年,我省在苏州全面完成居住证试点工作,即将在全省全面推广。今后,在江苏进城居住、务工、经商的外来人口将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获得更多与户籍居民同样的待遇。
据统计,我省现有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近2000万,对于流动人口,主要靠发放暂住证来管理和服务。
借助暂住证政策和信息化手段,各地公安机关有效破解了流动人口管理这一治安难题。对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经省政府批准,2011年4月1日起,我省在流动人口最多的苏州市开始试点,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传统的暂住证制度,其出发点主要是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实行居住证制度,就是要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转变理念,把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把公共服务的责任体制、服务网络向流动人口延伸,把流动人口这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团结好、服务好、组织好。
推广居住证逐步形成阶梯式落户政策通道。居住证持证人如果符合居住地准入条件,其本人及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在当地直接申请落户;如果暂时不符合居住地准入条件,但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一定年限、符合相关条件后,可以适当降低准入条件,在落户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截至目前,苏州已制发居住证730余万张,居住证在该市得到全面推广,试点效果良好。省公安厅在苏州试点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大量论证与筹备工作,研究起草了推行居住证相关政策,报请省政府申批,居住证全省“一证通”所需的软硬件正在办理中。
实行居住证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省政府建立流动人口居住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机关部门紧密协作,合力推进。居住证推广工作进展顺利,计划于2013年基本在全省完成集中换发。届时,在江苏的流动人口都将享受到居住证带来的便利。
同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省正在研究制定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相关政策,创造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人员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10 群英璀璨:人民卫士显本色
5月18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省公安系统有28个单位和68名个人受表彰,其中,全国优秀公安局4个、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个、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4个、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8名、任长霞式优秀公安局长1名、全国优秀人民警察50名、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9名。集体和个人受表彰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2012年,全省又有多名优秀公安民警为了人民的平安、社会的安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月1日,年仅23岁的苏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班长孙茂珲在火灾现场搜救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短暂的23年,他像一颗炽热燃烧的流星,划过美丽的苍穹,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5月31日凌晨,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年仅39岁的朱其波从黑龙江省押着杀人后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江某返回途中,一辆货车突然撞破高速公路隔离栏,侧翻过来与警车相撞,他因伤势过重永远闭上了眼睛。
11月22日,徐州市公安局子房派出所民警黄升在外出办案途中,遭遇多名歹徒持械袭击,为掩护同事,背部被刺中两刀,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24岁。
更多的民警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3月下旬,“江苏省十大执法爱民交巡警”评选结果揭晓,“马路天使”廖超、“激情指挥家”陈忠、“独肾交警”张辉等10名民警光荣当选。陈先文等10名民警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执法爱民交巡警”。此次评选活动历时3个多月,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互联网投票数达163万余张,网络专栏访问量达1500余万人次。
10月26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最美警察”媒体推介活动在京落下帷幕。此次,全国共表彰50名“最美警察”,我省两名民警上榜。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城区交巡警中队民警“抱抱哥”陈忠林、宿迁市宿豫公安分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迅哥”陆迅获此殊荣。
近年来,江苏省公安机关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英模群体呈现“井喷”现象,“警星璀璨”成为醒目亮点。据统计,截至目前,江苏省公安机关共有3个集体被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52名民警被授予或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或二级英模称号,6000余名民警受到省部级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