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部门要闻> 最高检

第二届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赛落幕 80后成主力军

2013-01-05 09:15: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把赛场当法庭作讲台

    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圆满落下了帷幕,团体奖和个人奖也都名花有主。不过,这场大赛并没有真正的输者。

    所有的参赛队和参赛选手都收获了知识、能力、自信和团结协作精神。不论是参加分区论辩赛还是全国大赛,也不论是入围半决赛还是闯入决赛,每支参赛队伍和每名参赛选手都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这对公诉人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都是难得的机会。老同志的言传身教、战友间的默契配合让参赛选手们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可贵。一路过关斩将,更是让选手比赛和出庭公诉的自信心持续增强。

    全国检察机关收获了实战练兵的经验、业务学习培训的好机制。近年来尤其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检察机关业务学习培训如火如荼。法律理论知识要学,但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而结合岗位职责开展业务培训尤其是像公诉人论辩赛这样的实战练兵,则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实践检验有机结合起来,是富有效果的学习培训方式。全国检察机关公诉部门通过电视论辩大赛,把赛场当法庭,提高了公诉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检察机关开展实战练兵、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供了好的经验,探索出了好的模式和机制。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在这次大赛中,优秀公诉人把赛场作讲台,让亿万电视观众学到很多法律知识,这对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建设法治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人民对法律的拥护和信仰,离不开执法者维护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离不开司法机关和新闻媒体的普法教育。这,就是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的价值所在。(王治国)

最佳论辩奖:叶婷 (吉林队二辩)

    她始终面带微笑,语言诙谐幽默,问答绵里藏针。她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做出有利于本方的攻击和防守反击。

    在决赛中,论辩的案例是“危险的打赌”。由于这一案例非常贴近生活,因此更凸显出她的机智幽默。她将法理、情理融为一体,用简练诙谐的语言向大家解释了晦涩难懂的法理。当对方提出赵金兰端出农药放在易无成面前的行为是刑法要规制的危害行为时,她及时抓住错误观点进行归谬:“如果端出农药就是危害行为,那么我要提醒现场的所有观众,把家里的刀子、剪子、叉子都收好,千万不要拿出来放在别人的一米范围之内,否则就要涉嫌犯罪啊!”瞬间,掌声四起。

最佳风采奖:陈王莉 (四川队一辩)

    她的论辩风格从容沉稳、情理兼蓄。决赛时,她表现得很轻松、很淡定、很自信。开篇立论紧扣辩题、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娓娓道来,既有法理又有情理。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北京队的立论承认了行为合法,她敏锐地转换了争议的焦点,从客观行为转移到了主观目的,而且连追三次,效果较好。

    面对自由辩论中对手提到“资格背后代表着财物”的问题,她富有激情地回答道:“我有检察官的资格,所以每个月会领取检察官津贴。对方辩友说我的资格背后代表的是财物,可是我觉得代表的是责任和荣誉。”这样形象的比喻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和评委的认可。

最佳风采奖:张茂林 (四川队三辩)

    他是四川队中最年轻的队员,却承担了总结全场的三辩任务,既表现了三辩应有的从容沉稳,又展现出自己清新自然的辩论特色。在整场论辩中,他反应敏捷,深入浅出的说理令人信服,流淌于言语之中的情感更是打动了在场的观众,所获得的掌声就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针对控方将经济适用房差价作为诈骗数额的立论,他直接用生动的语言予以驳斥:“买大房子,差价高,量刑重;买小房子,差价低,量刑轻,原来对方辩友的定罪量刑决定于房子的大小、差价的多少,对方辩友难道不觉得荒谬么?”通俗的表述让观众很容易地就能听懂并接受他的观点,进而认识到控方立论的缺陷,效果非常明显。

    赛事解读

    ■选手

    本届大赛参赛队共12支,由全国公诉人分区论辩赛各区第一、二名的队伍组成。具体为:北京、河北、上海、福建、重庆、四川、吉林、江苏、广东、广西、陕西、甘肃代表队。每支代表队由5人组成,包括领队兼教练1人,参赛选手3人,替补选手1人。参赛选手中,有公诉“新秀”,也有公诉“老兵”,个个都具有较高的公诉实战能力和业务水平。

    ■赛制

    本届论辩大赛分分区论辩赛、半决赛、决赛三轮进行。按行政区域划分为6个分区论辩赛区,每个分区前两名进入在北京举办的半决赛和决赛。半决赛首轮12支队伍6场比赛,排名前6名的队伍进入决赛。

    每场比赛分别使用不同的案例辩题,控、辩双方采取抽签方式确定。每场比赛控、辩双方时间均为8分钟,分双方一辩发表公诉意见或辩护意见、自由辩论、双方三辩总结陈词等3个阶段进行。

    ■辩题

    本届大赛辩题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案例辩点多,专业性强,同时都是老百姓十分关注、想弄明白的问题,既涉及抢劫罪、受贿罪、诈骗罪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罪名,也包含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疑难问题。

    在命题过程中,公诉厅工作人员按命题委员会的要求,从控辩平衡、体现专业、贴近生活的角度,拟写出几十个案例,通过反复磋商,最终由清华大学教授张明楷和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苗有水确定。

    ■评委

    本届大赛评委会由专家评审团和公众评审团两部分组成。

    专家评审团由法学专家评委和社会专家评委组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等著名法学家,影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劲,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越等作为专家评审团成员应邀出席。

    同时,本届大赛特别邀请了7家公众媒体、社会各行各业的劳模和先进代表,作为公众评审团成员,结合参赛队的辩论能力、综合印象、执行规则等情况,为参赛队进行打分。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海南评选出第五届十佳公诉人
·云南:“角色体验”培训公诉人
·内蒙古检察院召开全区公诉人论辩赛总结表彰大会
·河南鹤壁:岗位练兵助力公诉人业务素质提升
·江苏南通开发区检察院让年轻公诉人迅速成长
·四川公诉人“以赛促训”备战全国电视辩论赛

·四川公诉人“以赛促训”备战全国电视辩论赛
·首届全国十佳公诉人论坛在京举行
·广东省十佳公诉人竞赛活动举行
·浙江省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开赛
·卞建林针对简易程序谈
—— 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的意义

·公诉人应增强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