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警务室辖区“零发案”,30个警务室辖区发案率下降30%以上……推行“网格警务”两年来,河南省洛阳市社区警务工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
“注重实效,警务框架更合理;警务前移,服务群众更细致;积极创新,基础工作更扎实……”在洛阳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建庄看来,“网格警务”无疑是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社区民警工作职责更专一了,工作内容更实了,服务群众更贴心了,警民关系更融洽了。”
注重实效,警务框架更合理
2011年,洛阳市委、市政府站在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确立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本架构。他们按照1000户3000人的标准,将城区划分为900个左右的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民警和专职社工。
按照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要求,网格民警由社区民警担任,主要负责社区警务工作,专职社工主要负责社会事务的管理服务工作。洛阳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警务必须全方位融入社区工作。
为使“网格警务”落到实处,洛阳市招录了580余名协勤,统一分配到城区各警务室,辅助社区民警开展工作。目前,城区各警务室平均配备4至5名民警或协勤,最多的配备了9名民警或协勤。同时,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居委会与社区警务室实现同址办公,各警务室均具备了 “能吃、能住、能工作”的办公条件,一度存在的社区警务“缺人、缺钱、缺保障”的被动局面成为历史。
工作中,按照“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要求,网格民警和专职社工“同处考勤、同走网格、同等考评、同受奖惩”。由此,以“多部门协作、多元化服务”为特征,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并日臻完善。
洛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周新生说:“网格划成了,人员确定了,机制健全了,社区民警、协勤和专职社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民警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很多,社区警务工作效率更高了,其他各类服务管理工作也更到位了。”
警务前移,服务群众更细致
在推行“网格警务”的过程中,洛阳市公安局从实际出发,不断延伸警务室功能,努力把警务室建设成集“打、防、管、控”于一体的综合性战斗实体,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一是推行技防建设进警务室。落实以视频监控探头为重点的技防设施全覆盖,警务室专人值守,实现了“事前做好预防,及时打击现行,事后服务破案”等多项功能。二是推行“平安夜校”进警务室。利用警务室和社区同址办公的便利条件,在社区设置“平安夜校”,定期举办安全讲座。三是推行民调工作进警务室。在社区设置民调室,社区民警与律师工作站、社区综治、司法民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四是推行办理证照进警务室。在警务室内配备相关设备,实现了暂住证当场办理等功能。五是推行多警联动进警务室。市局党委成员、各警种民警定期到分包警务室开展警民恳谈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改进工作。
洛龙小区以前是个高发案小区。实行“网格警务”后,社区民警潘丹勇制定了多项防范措施,协调物业公司出资配备了6辆带警灯的电动巡逻车。同时,他协调社区成立了兼职巡逻队,由民警定期带队开展治安巡逻防范等工作。新措施实行以来,洛龙小区一直保持 “零发案”。
潘丹勇介绍,实行“网格警务”前,他的辖区有11个居民小区,实有人口达1.3万余人,各类场所达70余处,而社区民警只有他一个人。那时候,他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但依然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事情没有做到位。实行“网格警务”后,辖区被划分为4个“网格”,配备了3名协勤,很多非警务工作都可以由协勤完成了。他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才能维护辖区平安,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我的心里更有底了。”
积极创新,基础工作更扎实
“随着‘网格警务’的推进实施,基层基础工作更扎实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更高了,老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了新的提升。”洛阳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王海森是安乐派出所安东社区民警,负责安东社区第一网格。担任网格民警后,他创新推出“622工作法”,即:每个楼院以每6户为一个单元体组成联勤组,每2家为一组AB角落实 “邻里守望”,每个楼院每天安排2人看护楼院。同时,他与网格内其他力量联手,深入开展安全防范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了打防犯罪、创新管理、服务群众的根基。
由此,以强有力的基层基础工作为保证,盗窃等案件一度高发的安东社区第一网格治安形势迅速实现好转。2012年,这个区域治安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40%,刑事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50%。特别值得称道的是,2012年以来,这个区域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涉警事项“零上访、零投诉”。
“社区安全雪松功,用心事处怎表明,细微洞察厘行中,花开凌宇树新风……”八一北社区居民日前创作了30余首歌曲,称赞社区民警王雪松。实施“网格警务”后,她与社区居委会多次协调,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警务室与社区居委会同址办公,与社区工作人员密切协作,推动社区警务及其他管理服务工作优化升级。
工作中,王雪松创新实践了一套社区警务管理工作法,收到了“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成效。她制作了辖区住户平面图,详细标明住户的动态,对不同情况用不同颜色和标识来注明,并及时更新。同时,她协调建立综合调解室,以网格化管理平台为依托,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了100%。在前不久进行的一次调查中,辖区群众对她的工作和对社区治安状况的满意度超过99%。(罗治轩)
·河南洛阳市加大力度搞防控
·掌握精髓学以致用 全力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访洛阳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沈庆怀
·河南洛阳涧西法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纪实
·洛阳法院不再代收代转案件邮寄费
·河南洛阳123所农村敬老院今冬实现集中供暖
·河南洛阳西工区法院创先争优促发展纪实
·河南洛阳西工区法院创先争优促发展纪实
·河南洛阳老城区法院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洛阳:呵护“折翼”青少年一个不能少
·河南洛阳特警肖兴波:最可爱的人
·洛阳市基层党组织普遍实现晋位升级
·服务惠民生 创新促和谐:社会保险管理"洛阳模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