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西

广西玉州区人民法院:无限激情创新路

2013-01-04 15:33: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无限激情创新路

    ——来自“全国模范法院”玉州区人民法院系列报道之三

    他们的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率先在全区推行人民调解员驻庭工作,在全区乃至全国先行建立涉诉联络员网络,率先成立广西首家诉讼服务中心……

    他们的荣誉一年一个台阶:蝉联了“2006-2007”和“2008-2009”广西“十佳法院”称号,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法院”……

    以创新管理、开拓进取著称的玉州区人民法院,在奋进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步。

    令人瞩目的五个“率先”

    2012年11月29日,玉林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在该院正式揭牌启用。

    这是广西首家融教育与审判于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它由玉州区法院主办,占地面积850多平方米,包含少年审判法庭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场所,其中法制教育场所由法制教育展厅和少年模拟法庭组成。

    “司法的根基在人民,司法的对象是群众,人民群众是司法的参与者、评判者。”玉州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黎汉飞说,在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中服务民生,在推进司法改革中贴近民情,在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中实现民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的期盼。

    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玉州区法院不断探索和创新司法为民新路。

    2009年,玉州区法院率先开展人民调解员进驻法庭工作,每个法庭邀请2名人民调解员进驻法庭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在立案庭成立广西首家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信访接待服务、诉前调解、庭前诉讼调解3个窗口,加强了诉调对接,降低了群众诉讼成本,被群众称为“一站式的服务。”

    2010年,玉州区法院改革诉讼案件收费办法,出台司法救助新规定,扩大司法救助对象范围。近年来,为群众减、缓、免诉讼费1500多万元。

    为扭转孤军作战的工作局面,2011年,玉州区法院又先行于全区乃至全国建立涉诉联络员网络。在各镇(街)、村(社区)建立107名联络员组成的涉诉网络,协助法院开展调解、执行、信访排查以及法律文书送达等工作。至今,联络员已协助调解案件252起,送达文书850份,协助执结案件310件。

    创新,让司法更有担当。

    在创新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2012年10月11日,黎汉飞做为广西唯一一位基层法院院长首次受邀到中国法院网接受访谈。从节目开始到结束,交谈最多的就是玉州区法院的“创新”。

    创新是动力。找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探索和扎实推进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一路行来,玉州区法院步履铿锵。

    积极推行量刑规范化。改变了传统的估推式量刑方式,量刑更加公正、公开、透明,增加了被告人、公诉人对裁判认同感。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适用量刑规范化审理的刑事案件1072件,服判率达88%。

    探索具有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机制。在广西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少年刑事审判庭,配备清一色法官妈妈,采取圆桌审判、裁判文书后附“判后语”,心理矫正等,发挥审判职能对失足少年的司法权益的保护。

    加强与团委、妇联、工会、关工委等联动,推出女企业家走进少管所帮教、社区矫正、关工委一对一帮教,在学校、企业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技能培训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就业实习培训基地”等新举,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该院受理的未成年刑事案件逐年下降,由2008年138件,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92件,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不到1%,50名缓刑未成年犯重返校园学习。

    探索建立“玉州模式”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成立交通、劳动人事争议、医疗纠纷等三大巡回法庭,构建“五位一体,三调联动联调”一站式的调解机制。巡回法庭成立至今,为群众解决快速高效解决纠纷300多件,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此外,推行“执行信息、执行措施、执行结案”三公开阳光执行制度、开通全国法院执行案信息管理网联网,推行悬赏举报制、限制当事人出境等,并加大执行和解力度,年均执结案件近1000件,实现了案件执结率、执行标的额、执行标的到位率明显上升,执行积案数进一步下降的效果。

    创新司法助推社会创新

    2012年10月23日,玉州区法院在未采取任何强制执行措施的情况下,为115名员工讨回了应得的工资11万余元。

    创新执行机制,牢固树立的“协调沟通为主,强制执行为辅,追求案结事了”的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理念,赢得了双方当事人一致好评:既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创新是动力,群众工作的创新是人民群众感受公正的路径。

    刑事案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案件审理情况,满足人们的知情权、监督权,去年以来,玉州区法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案件庭审情况进行图文直播300多件,进一步推进阳光司法。

    审判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心,案件质量和效率是法院和法官的生命线。玉州区法院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依托审判职能,积极探索和扎实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和审判管理工作,着力提高审判质效,有效提升了法院的公信力,树立法院的良好形象。

    去年,玉州区法院围绕自治区高院开展的“司法能力提升年”活动,广泛开展司法创新、司法调研、办案能手等竞赛活动。从司法政务、司法审判、司法队伍、司法业绩5个方面探索法院内部管理创新,先后制定下发了多个规范性文件,修订完善各种考核制度,基本建立了覆盖法院工作各方面的管理体系。

    大力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参与审判、见证执行。从立案到审判以及执行,力争让每一步司法程序、每一个司法细节都公开透明,实现了司法启动程序、司法过程、司法结果的全公开,有效地消除了司法信息不对称现象,较好地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对司法权的正当行使也起到了积极的规制作用。

    “血样采集、抽检样本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证据收集程序。”这是法官在审理酒驾等危险驾驶新型案件中发现公安机关在血样采集、抽检样本的保存方面存在程序瑕疵,向公安机关提出了完善此类新型刑事案件的证据收集程序的司法建议。

    司法建议受到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重视,并按照司法建议书落实了相关和完善程序和制度。

    2012年,玉州区法院刑庭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提出了39司法建议条,分别围绕证据的收集范围和程序、某类证据效力的补强补足、对有犯罪嫌疑的同案提起公诉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把开展司法建议工作作为其提供优质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这是玉州区法院又一创新工作。

    据黎汉飞介绍,该院发出的司法建议涉及行政处罚、机动车商业保险、医患纠纷、未成年人保护等诸多领域,为进一步促进相关机关单位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改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司法建议工作,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资料显示,2012年,玉州区法院向各机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共计56份。

    无限激情创新路。玉州区法院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和举措,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诠释了司法的责任与担当。(记者卢林峰 通讯员 吴仲进 李宏声)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玉林:创新社会管理 平安和谐之花处处开
·玉林中院审理环保行政处罚纠纷案彰显环保力度
·广西玉林:三年救助刑事被害人128人
·广西玉林检察机关三年救助刑事被害人128人
·广西玉林:“村务商议团”创基层自管新模式
·广西玉林工商发挥三大职能服务地方发展

·广西玉林工商发挥三大职能服务地方发展
·广西玉林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
·玉林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交通环境
·广西玉林:“村务商议团”让村务更阳光群众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