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2013-01-04 13:23: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红旗文稿》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根本任务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基层政权建设,用党的建设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是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根本任务。要解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问题,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引领推动科学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全面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联动、城乡统筹、主辅并行、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是政治任务、长期任务、全局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解决好思想认识的问题。思想认识的程度决定工作力度,工作力度决定党建成效。二是解决好工作网络的问题。建立健全工作网络是实现工作目标最重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围绕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各级组织的班子和队伍建设,加强党建硬件和软件建设,健全工作网络,扩展组织覆盖面,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三是解决好工作合力的问题。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只有综合运用管理学、系统论的理论,优化组合党建资源,将各乡镇、各部门,各党委、各支部,领导干部、党员群众视为一个整体,按照不同条块进行链接,使基层组织工作由“线”变成“面”,由一个积极性变为多个积极性,由封闭的自有资源拓展为开放的社会资源,从而形成大党建的工作合力。四是解决好统筹推进的问题。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主辅并行,紧紧抓住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链接点、支撑点和切入点,促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富民建设在工作谋划上相互协调、工作部署上相互衔接、工作推进上同步开展。五是解决好工作抓法的问题。越是复杂艰巨的工作,越要深入调研,找准问题,下功夫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和方案,突出抓好制度建设、责任体系、运行机制、推进步骤等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强势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具体做法

    1. “两线”工作法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框架。阿荣旗委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就是以主辅并行为核心内容,全力加强各级党建工作网络建设。主线方面,以旗委为核心,以基层党委为重点,以基层党支部为骨干,以广大党员为基础,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组织。大胆创新探索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建立“区域型”、“流动型”、“产业型”、“服务型”党组织,由封闭型单位式向开放型区域化转变。辅线方面,建立旗、乡、村三级引领工作队,形成横向部门联动、纵向三级互动,层级分明,各负其责的工作网络。旗级引领工作队以四大班子领导为队长,以旗直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骨干,引领乡镇和村的发展;乡镇级引领工作队以乡镇领导干部为队长,以机关干部、站所职工为骨干,引领村、组的发展;村级引领工作队以乡镇引领工作队包村干部为队长,以村“两委”班子成员、小组长、党员和村民代表为骨干,经常深入各屯各户访民情、释民惑、解民难、化民怨、汇民智、助民富。旗、乡、村三级引领工作队把引领发展、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任务,把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引领工作作为根本要求,把强化服务作为有效手段,切实实现由季节性简单帮扶向常年性引领发展转变,让引领工作成为大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担负“四类责任”,发挥“四种作用”,当好“六大员”。各级党组织全面履行管党职责,担负起“四类责任”,发挥好“四种作用”:一是全面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切实发挥党建“责任人”作用。树立“抓不好经济会误大事、抓不好党建会出大事”的理念,全面落实书记、副书记、党务工作者的责任,建立健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从而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联成一个上下贯通、沟通顺畅、务实高效的整体,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二是注重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的责任,切实发挥“主心骨”作用。各级党组织把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公信力、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建设,凝聚各方面人才和力量,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三是落实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切实发挥“先锋队”作用。各级党组织围绕把党员队伍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这一目标,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促使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明显改善;强化党员的教育培训,让广大党员自觉成为崇高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党员素质提升带动群众素质提升,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四是承担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责任,切实发挥“领头雁”作用。各级党组织科学设置党组织干部职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拓宽干部选任渠道,真正把那些 “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主要岗位上来,并在引领工作中得到培养锻炼,更好地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功立业。

    各级引领工作队充分发挥辅线的重要作用,切实解决主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仅仅把农民看作是帮扶的对象,而是把农民作为增收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村级工作的指导和干预力度,更要充分发挥对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引领作用。具体工作中,各级引领工作队当好“六大员”:富民强村引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调研员,排忧解难协调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增收致富示范员。

    3. 全面加强大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工作落实制度。通过建立旗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联调联督”工作机制,开展专项述职、接受评议、重点考核、经常调研和定期督查,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调研调党建、督查督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二是健全规范村级组织运转制度。严格执行村务党务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村党支部定期向党员报告工作、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和村党支部报告等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群众作用发挥机制,切实保障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三是规范党员活动制度。有效落实党员服务机制,深入推行“三学三议三帮”党员集中活动日、发展党员的定期研究和近亲报告制度,完善经常学习、主题教育、定期例会等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等要求,提高全体党员的懂党水平、治党意识,履行抓党义务。

    4.健全规范大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主辅并行机制。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引领工作队在参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群众发展中的辅助作用,在工作上形成合力,使主线更强、辅线更宽。二是建立自下而上的问题全面排查和逐级解决机制。通过入屯入户走访梳理出各户的诉求和建议,不等不靠、不拖不推、分级负责,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让群众接触到党的干部、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温暖。三是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做好经常性的沟通协商和信息通报,相互交流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整体工作全面推进。四是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基层党组织硬件建设、活动经费、改善村“两委”待遇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和各级党组织也相应加大投入,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潘金生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委员会书记)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太原市基层组织建设要实现“五个全覆盖”
·基层组织建设:强本固基筑堡垒
·西藏基层组织建设年综述:资源整合 办好实事好事
·党的十七大以来新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综述
·江西省基层组织建设年解决突出问题现场会召开
·长春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长春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广西百色: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
·广东省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汪洋讲话
·光明日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积极回应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