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研究

对轻微殴打致死从三点把握定性

2013-01-04 08:52: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实践中,对于拳打脚踢等轻微殴打导致被害人摔倒磕碰死亡或者血友病、白血病、冠心病等原有病症发作死亡的行为如何处理,存在很多争议,如有的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有的认定为无罪,还有的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致死)。笔者认为,可从三个角度予以认定:

    一、伤害行为的界定。刑法第234条第2款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法定刑规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从立法本意看,要求行为人所实施的伤害行为是一种严重的暴力行为。对于实施轻微暴力而由于其他因素介入致人死亡的情形,不宜简单地认定为严重暴力行为。

    二、刑事责任的认定。轻微暴力行为与死亡结果是否存在刑法因果关系,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实践中争议较大。笔者认为,应当着重把握两点:行为人的轻微暴力行为通常是被害人死亡的诱因,二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行为人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是,具有刑法上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还要考察行为人实施轻微暴力时对被害人体质知情程度,是否具有主观上的过错,行为人主观意图、被害人个体情况(老人或幼童等)、行为人的注意义务以及外部环境和可谴责性程度高低等。在行为人主观过错较小、只是由于被害人体质异常等原因导致死亡的,通常认定行为人不负预见并避免被害人死亡的义务,应当排除故意伤害罪(致死)的成立。

    三、适当兼顾公众接受程度。对轻微暴力致特殊体质人死亡的认定,不能违背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无视公众的接受程度。司法人员在认定故意伤害罪(致死)条款时应当从严掌握,严格限制结果加重犯的成立范围,尽力避免将主客观两方面均属轻微,只是由于介入其他因素才导致死亡结果发生的行为认定为犯罪。

    (作者:河南省新蔡县人民检察院 杨凯、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 刘顺昌)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一批经济新规1月实施 铁路意外伤害强制险取消
·轻伤害刑事和解需遏制高额索赔
·2013年1月1日起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险取消
·防止谣言伤害关键要靠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谁在炒作“2012” 防止谣言伤害要靠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北京警方抓获地铁伤害案嫌疑人

·北京警方抓获地铁伤害案嫌疑人
·福建平和县为计生家庭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山东阳谷:建立轻伤害调解机制对接修改后刑诉法
·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严重公共安全问题
·汽车时代,道路文明需提速 交通伤害缘何成头号杀手
·莫让“撤点并校”伤害乡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