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州南沙区法院网格化服务打造无讼社区

2012-12-31 17:31: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与香港、澳门隔海相邻。成立于2005年10月的南沙区成为广东省最年轻的一个行政区,随着《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准,南沙区成为我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广阔的地域、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不断涌进的外来人口,如何快速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满足区域发展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是年轻的南沙区人民法院面临的紧迫课题。

    他们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建立细密的网格化司法服务网络,即由一名院领导联系一镇(街),每名法官联系1至3个村(居)的定点联系制度,通过法官与镇(街)、村(居)一对一无缝对接,实现矛盾纠纷“零激化”、沟通协调“零障碍”、服务群众“零距离”的“三零目标”,将及时高效的司法服务全面覆盖全区803平方公里土地。

    联系基层组织 小纠纷不讼而解

    老年丧子的麦老汉和曹大姐捧着锦旗再次来到南沙区法院南沙法庭,拉着副庭长刘方的手激动地说:“儿媳和孙女都搬回来了,她们孝顺、乖巧,我们老人又有得靠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麦老汉夫妇原先与儿子一家三口相邻而居,老两口的日常生活由儿子儿媳照顾,父慈子孝,甚是和睦。然而,去年7月的一场交通事故,使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事故中儿子丧生,遗下年迈的双亲和年仅4岁的女儿,为58万元的赔偿金分配问题,儿媳与公婆失和了。儿媳小玉认为这笔赔偿款是她与丈夫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先分得一半,余下的由她和女儿、公婆四人平分。为了抢先控制这笔款项,她单独与事故主要责任方阿星签订和解协议。麦老汉夫妇对小玉的做法气愤异常,他们认为小玉正值壮年,有劳动能力,将来还有可能重组家庭,怎么就这样狠心对待风烛残年、生活无靠的老人呢?他们认定这笔钱是儿子死后被抚养人的生活费,应由他们老两口和孙女三人平分。小玉带上女儿负气回了娘家,由于调解协议没有麦老汉夫妇的签字无法起效,小玉便独自到南沙区法院起诉阿星。

    “钱还没拿到,就争个你死我活的,你们当务之急是尽快拿到赔偿款啊。”法官一言惊醒梦中人,“好,我们听法官的。”在该案法官的主持下,由麦老汉夫妇、小玉母女为原告,阿星及保险公司为被告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以调解结案,58万元赔偿款汇进法院代管账户。

    “原以为共同追讨赔偿款的过程能令他们惺惺相惜,消除隔阂,但由于积怨已深,又有小玉家人推波助澜,双方对如何分配款项还是各不相让。”法官直言对案件执行的忧虑。

    眼看又要引发新的诉讼,挂点联系麦老汉所在村的刘方分别找到了双方:“这是小麦的死亡赔偿金,你们这样闹,他若是泉下有知会瞑目吗?”他还找到村民委员会一同做工作,通过释法让小玉明白这一笔赔偿款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使麦老汉夫妇体谅到小玉孤儿寡母的凄凉境况,最后双方都作出了让步,达成和解协议,并申请法院给予司法确认,一家子又重新生活在一起。

    “我们主动与基层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纠纷信息,增强矛盾化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刘方告诉记者,南沙区法院推行网格化司法服务以来,区法院的48名法官按照定点联系制度的规定,定期走访挂点镇(街)、村(居),或巡回办案,或指导人民调解,或开展法律咨询,在所辖的87个村(居),经常可以见到法官们忙碌的身影,1000多件民间纠纷经此不讼而解。“我们开展网格化司法服务,就是为了及时化解纠纷,争取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南沙法庭庭长叶安东对记者说。

    代表威信加法官权威 让百姓信服

    南沙区法院在推行网格化司法服务中,特别重视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他们借助人大代表贴近群众、了解乡风民俗的特点,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及时发现和迅速化解民间纠纷,对调解达成的协议予以司法确认,大大提高了纠纷化解成效。

    万顷沙法庭的欧阳庭长曾经接手过这样一件纠纷。阿坤与阿荣原是同村村民,两人一直以兄弟相称。一天,酒足饭饱的阿荣从餐厅出来遇到阿坤,两人就站在路边聊了起来。谁知已有几分醉意的阿荣在言语间冲撞了阿坤,两人大打出手,阿坤“挂彩”。虽然阿荣被治安拘留,但受伤的阿坤心有不忿,决意要向阿荣追讨医疗费、误工费。他求助同片区的区人大代表陈锦泉从中协调,但气头上的阿坤漫天要价,阿荣拂袖而去。陈锦泉一时间也没有了办法,于是找到与之联络的欧阳庭长。

    “欠债还钱,伤害赔偿,法律的规定谁也不能违背,何况你们还有着手足兄弟的情分啊!”欧阳庭长和人大代表轮番从法理、情理两方面释法析理,阿坤说:“法官的话,我信!”阿荣说:“老陈是长辈,我们服!”双方握手言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法庭予以司法确认,阿荣当场结清赔偿款。

    “今年经我手配合法官调解的案件就有3件,代表的威信结合法官的权威,老百姓容易信服。”陈锦泉说。据统计,今年以来,南沙区法院联手人大代表成功调解纠纷521件,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

    诉前联调 让纠纷止于庭外

    今年5月4日,港资企业某电子有限公司门前,240名工友群情激愤,向公司索要被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场面一时难以控制。

    正当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心急火燎时,由南沙区法院诉前联调工作室主任、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审判业务骨干一行十人组成的工作组及时赶到,是联调成员单位信息通报渠道让他们及时获悉了情况。

    事情缘起于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产,拖欠了240名职工3个月的工资100多万元。工人们扬言不惜一切代价追讨欠薪。法院工作组与联调成员单位密切配合,迅速促成劳资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公司必须在一周内支付拖欠的工资,240名职工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终止。

    就在工作组准备鸣金收队、工人们满心欢喜准备离开的时候,闻讯赶来的公司供货商风风火火地追讨货款来了,刚刚平息的风潮刹那间波澜再起。情况紧急,南沙区法院工作组马上实施仲裁保全,查封公司的财产,并以最快速度协调街道办事处代垫工人工资及经济补偿金450多万元,事态迅速平息,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也止步于法院门前,大大降低了群众维权成本。

    据南沙区法院立案庭庭长罗敏介绍,为开展网格化诉前联调工作,南沙区法院构建“三级”工作机构——法院本部诉前联调工作室、派出法庭工作站,以及在劳保、交警、工商消委行政职能主管部门设置诉前联调派驻点。在法院的主导下,诉前联调工作在区内各诉前联调成员单位、各镇(街)综治维稳中心,各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积极参与下,工作全面展开。

    “网格化的诉前联调工作便于法院及时掌握纠纷信息,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纠纷分流、提前介入调解,以司法确认赋予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人民调解法律强制执行力,让纠纷止于诉前。”罗敏告诉记者。

    截至2012年10月底,南沙区法院共受理诉前联调案件1440件,调解成功率97.15%,涉及标的1460.98万元。南沙区也因此成为广州市诉前联调工作示范区。

    “新时期的法院工作,必须把握好司法被动性与能动性的关系,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到位的司法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南沙区法院院长吴翔对记者说。

    对南沙区法院开展网格化司法服务取得的积极成效,南沙区党委给予了高度评价,区政法委书记梁岭对记者说:“网格化司法服务是打造无讼社区的有力抓手,这项举措惠及民生稳定,应该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新做法加以推进。”(记者 杨晓梅 通讯员 陈晓红)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视频]湖南籍居民可在广州办理身份证
·广州启动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封存 未成年人犯罪 轻罪不留“案底”
·广州:未成年人犯罪 轻罪不留“案底”
·广州城管 人人有份
·广州荔湾警方披露侦破特大盗窃案全过程
·广州今起按新规办准生证

·广州今起按新规办准生证
·广州:为流浪儿童每人准备两套以上冬棉袄
·广州越秀法院远程视频审理六成刑案
·广州成立民警维权法律服务团
·[视频]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在广州揭牌
·广州2013年至少投2000万建公共体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