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资料库> 法规库

聚焦新刑事诉讼法实施:死刑复核程序更加慎重

2012-12-31 07:51: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死刑复核更慎重落实“少杀、慎杀”原则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杨维汉、陈菲)为落实“少杀、慎杀”的刑事司法原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使得死刑复核更加慎重。

    新刑诉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律师程斌认为,从立法规定上看,死刑复核程序过去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带有一定行政化色彩,缺乏公开性、透明性,为保证这类案件的质量,避免错杀,落实“少杀、慎杀”的原则,完全有必要增加这样的规定。

    为加强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监督,新刑诉法规定,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新刑诉法还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防止刑讯逼供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杨维汉、陈菲)即将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同时,为了防止侦查机关刑讯逼供的发生,还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汪建成说:“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冤错案让人们对刑讯逼供深恶痛绝。但刑事司法面临很大的破案社会压力,刑诉法修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

    新刑诉法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标准: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汪建成认为,过去严禁刑讯逼供的规定执行得不好,就是因为非法取得的口供可以作为证据。“因此,此次修法重点放在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上,而且还规定了严密的、严格的证据收集程序。这会对遏制刑讯逼供起到重要作用。”

    新刑诉法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责任编辑:张学伟]
相关报道

·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六部门发布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视频]最高法院发布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召开刑事诉讼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座谈会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最高法院对外公布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解读1 2 3 4 5
·[视频]浙江举行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座谈会
·山东政法系统召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座谈会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北京市委政法委召开贯彻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