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名选调生的“检察梦”
———福建省检察机关青年干警扎根基层成就大事业
每个人都有梦想,检察干警也不例外。
“青年检察干警只有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连在一起,与崇高的检察事业连在一起,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心中的‘检察梦’一定能实现。”
12月19日,在全省检察机关新进人员(选调生)座谈会上,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倪英达与历届选调生代表一起探讨、畅谈“检察梦”,寄语青年干警扎根基层,为美好的检察事业贡献聪明才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捍卫者、推动者。
为梦想选择检察奔向基层
当一名检察官是吴旭涛在校读书时的梦想。作为2008年的选调生,她选择了检察院,朝着梦想迈出了第一步,现在是长汀县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
吴旭涛说,选择了检察职业,就是选择了捍卫公平正义的事业,值得一生为之奋斗。如今,她的梦想,就是把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做一个忠诚的法律卫土。
到基层去,是选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曾让初来乍到的选调生一时难以适应,为之彷徨迷茫。来自闽北山区的小翁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怎么会有这么艰苦的地方,这就是我呆的地方吗?那时,感到心都‘凉’了。”苦闷之后,小翁调整心态,慢慢地适应环境。如今,5年过去了,她已深深地爱上这里,在这里找到了幸福。座谈会上,小翁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新进人员,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到了基层,就要有扎根基层的决心。她说,“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基层是我实现梦想的起点。”
追逐梦想从平凡小事做起
工作之初,选调生们大多都做过不起眼的内勤事务、琐碎的杂事小事,或抄抄写写做一份记录,发一个通知,写一则信息,拟写、校对一份文稿,送达一份文书。座谈中,选调生坦言自己也曾有过不愿做小事的心理时,倪英达提醒说,千万不要轻视工作中细微的小事,小事做不好,难成大事,甚至会坏了大事,为此付出代价。他举例说,有一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由于案件承办人的粗心,起诉书却写成“‘阻止’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犯罪嫌疑人拿到起诉书,喜形于色,在庭上发难。两个错字,直接损害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如何看待小事,选调生们相似的经历,却有着共同的感受。他们说,同样写一则信息一份文书,有质量好差之别,水平高低之分;同样接待一个来访群众,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认真对待,还是应付了事,折射出来的是执法理念和水平。因此,从小事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个干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出工作态度和纪律作风。而真正能成就梦想的人,不仅把小事做好,还能从小事中悟出更深的道理。
为放飞梦想铺设跨越的阶梯
为改善基层检察人员学历知识结构,提升基层专业化水平,省检察院从1999年起从高校选调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充实到基层一线,到2012年已选调13批925人。目前,在全省7500多名检察干警中,每10人就有1.05个是选调生。
在省检察院,安排新进选调生到控申接访部门岗位锻炼半年,选派优秀选调生到基层院或地方党政部门挂职;在漳州市芗城区等基层院,实行师徒“传、帮、带”做法,让选调生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各级检察院结合实际,让选调生进行多岗位锻炼,开展多形式的岗位练兵、读书沙龙、理论研讨、演讲比赛等活动,让选调生展示才华,增长才干。
据统计,10年来,共有646名选调生通过了司法考试,担任各级院中层副职领导以上职务的92人,占11.6%.
福建省检察院干部处处长叶孝祖告诉记者,从2002年开始,新进选调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集中到省里培训,省院组织座谈会,安排往届优秀选调生或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全国先进典型、英模人物与他们交流心得,分享成功的经验。倪英达检察长年年参加这个座谈会,勉励选调生扎根基层,献身检察事业,用实干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记者 雷闽娟 通讯员 张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