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公共安全

食品行业正能量令人欣喜

2012-12-28 15:55: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日报 

    诚信做食品的常州双桂坊美食街

    在常州传统美食街双桂坊,有这样一群受到市民热捧的小商贩:倒掉复炸油坚持用新油的“臭豆腐哥”庄小平、用心做放心食品的“麻糕郎”赵健、每天用最新鲜的牛奶调制奶茶的“奶茶妹妹”厉洁菡、不放任何添加剂的“汤圆嫂”谢兰芳……这些商贩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打工仔,但他们却是食品行业诚信经营的坚守者。这让双桂坊成为2012年全国食品餐饮业的焦点之一。

    作为常州市餐饮业首个试点,双桂坊美食街率先建设了“道德讲堂”,并从统一采购用油做起,大力倡导“以道德立身、凭良心经营、靠诚信兴业”的理念,全面引导经营户加强自律,用道德良心做“群众放心的餐饮”。双桂坊还形成了“六统一”管理规范:统一卫生标准,统一餐具消毒,统一清洁场所,统一回收餐厨垃圾,统一向保险公司投保“公众意外险”和“食品安全险”。道道安全锁,让双桂坊开业3年来实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处理“零反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拥有50多个独立商铺的双桂坊美食街,在诚信经营方面率先垂范的同时,更向全国食品餐饮行业同仁发出“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的倡议书。

    这些年来,问题食品事件频频发生,老百姓只想安心地吃饭、放心地饮食却成为一个难题。诚信经营、用良心做食品本应是商家恪守的准则,却成为消费者的一个奢望。中国的食品餐饮行业急需在老百姓心中重塑形象、赢得信任。

    双桂坊美食街的摊主收获着用诚信、善心等无形道德资源带来的“商业价值”。因为唯有诚信经营才能带来长久收益,只有真诚待客才能获得回报。

    双桂坊美食街发出的倡议书犹如食品行业迎面吹来的一股清风,希望双桂坊美食街的倡议能成为全国食品餐饮行业共同的心声。双桂坊的诚信经营令人称道,希望这一行业典范真的能够引领全国食品餐饮行业“百花齐放”的道德春天。 程银银

    民间网站把问题食品“掷出窗外”

    2012年,一个名叫“掷出窗外”的食品安全网站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两小时内出现25000余人次的超负荷访问量,网站一度瘫痪。这个完全来自民间的食品安全网站创办已经有一年多了,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吴恒发起,30 多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完成。网站搜集了过去十年内近3000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绘制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希望以此引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鼓励更多的人有勇气将问题食品“掷出窗外”。

    吴恒说,网络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让信息更加有效迅速、无门槛地传播出去,极大地降低了传播成本。网络的跨平台效应,让大家及时了解到更多的资讯。创办食品安全网站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告诉大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掷出窗外”网站将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做成一个数据库,呈现给公众,并根据这些搜集到的新闻进行分析,描述趋势、总结规律。也许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许还存在考虑不周的细节,但是这场由普通公民自发开展的唤醒消费者的意识之战,确实是在表达最迫切改善食品安全环境的心愿。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食品行业的问题,群策群力,下情上达,事情才有改善的可能。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由民间开设一个食品安全网站就能够完成,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关注,有相关法令的实施,有食品生产者的诚信经营。

    这是一个网络发展不断壮大的时代,网民的力量逐渐强大,网络也成为揭露食品安全问题的新战场。全民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说明公众对于食品不再局限于“吃饱”的高度,而是提升到“营养和安全”的高度,这样高度的关注相信对政府加大监管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监管和法治问题,其实食品安全也关乎人们的道德和商业伦理。遵循道德法则,提高对行业的忧患意识,每个人都去真正地讲良心、讲道德,相信扭转食品行业的现状不再遥远。 程银银

    国家食品相关新规定频频出台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的专项治理和整顿,保持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

    这一年来,多项涉及食品安全的规定和意见纷纷出台,对严格食品安全领域监管也作出了明确要求。新版《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6月经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7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10月1日开始实行;卫生部公布了关于发布《食品添加剂磷脂》等1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

    一系列食品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的决心,这些法令、政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基础仍十分薄弱,现行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还不尽完善,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也存在着一些监管漏洞。因此,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这些政策、法令的出台,适应了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实际需要,顺应了社会各方的呼声。这些法令、法规所承载的,是社会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厚重期待。他们迫切希望在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监督系统的行动下,能够尽早告别那种整日为“什么都不敢吃”而苦恼发愁的日子。

    所有的这一切法律规定,我想,最终还是必须落实到保护食品安全的行动上来。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不仅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消费者对食品监管的要求,已不再是仅仅打击假冒伪劣、杜绝过期变质等初级层面,而是希望可以上升到基于精确而严格的元素含量、生产环境等细致指标基础上的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时代。

    尽管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现状让人堪忧,尽管问题食品事件不断爆发,但是上至国家层面、下至普通的经营者,还是涌现出很多推动食品行业发展的正能量,我们应该对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执行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规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等会越来越科学完善;在行业典范的感染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者能够真正的恪守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下,食品行业的发展将迎来安全、健康的明天!(程银银)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