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沈阳

沈阳未成年人犯罪连续两年下降

2012-12-28 15:03: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沈阳日报 

    五年来,沈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明显下降,在校学生犯罪人数首次出现逆增长。

    12月26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案件综合调研报告。

    数量:案件、人数呈逆增长

    五年来,沈阳市两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一审案件3560件,涉案5434人,二审案件192件,涉案377人。

    未成年人犯罪无论案件数量,还是涉案人数都呈下降趋势。2011年审判案件数量与2010年同比降低了15.03%,涉案未成年人人数降低了9.46%,今年前8个月审判案件数量与2011年同比降低了4.7%,涉案未成年人人数降低了4.05%,连续两年实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负增长。

    类型:抢劫犯罪居多

    沈阳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多样类型,以抢劫、盗窃等侵财型犯罪居多,近三年来还首次出现了招摇撞骗罪、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放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等。

    在沈阳未成年人犯罪中,涉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侵犯财产犯罪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覆盖了大部分犯罪类型。一审案件中,侵犯财产犯罪位居首位,其中又以抢劫罪为最多。

    五年来,沈阳两级法院审理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未成年人的和涉及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案件中,涉及侵权责任、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继承、合同等纠纷,其中侵权责任案件中又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和教育机构责任纠纷为典型。

    数据显示,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绝大多数涉案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共4044人,约占总人数的74.42%。

    数字解读

    沈阳中院建立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新机制

    在2009年之前,沈阳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递增10%以上。2009年以来的未成年犯罪人数明显下降,到2011年同比下降了9.46个百分点。

    沈阳中院介绍,这得益于法院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建立的全新机制。为消除庭审时未成年被告人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法院设立并推行了“圆桌审判”、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设立了“社会工作者站”、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设立了专业化的未成年犯心理疏导工作室。科学、准确地掌握未成年犯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评估,帮助他们打开心结,重树生活的信心。

    权威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四大原因

    一、未成年人年龄、心理均不成熟,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

    14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的特殊时期,既有摆脱家庭、学校束缚的逆反心理,又对即将迈入的社会充满了新鲜感和不知如何适应的迷茫。这时的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我意识强烈,自尊心强却又容易受挫,意志较为薄弱,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不良风气影响下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较早迈入社会谋生的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有限,一部分人可能无法找到工作或者工作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无业带来的心灵空虚、工作环境不佳以及收入水平过低等多种因素,使得他们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心理上容易迷失,往往会寻求以非法途径满足自己的心理及物质需求。

    二、家庭关爱的缺失

    家长们在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上,物质上有求必应、行为上百依百顺,或者管教严苛、打骂,或者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些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让很多未成年人养成或自私或偏激或傲慢自大或恣意妄为的性格特征。

    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缺失家庭的关爱,大多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容易受歧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匮乏,使他们在外部条件的引诱下,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学校法制教育的薄弱

    在应试、升学大环境之下,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着分数这个中心运行,学生的德育教育、普法教育被忽视。在教育方法上也存在着简单粗暴的现象,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而使部分学生厌学逃学。而一旦发生问题,学校通过开除学籍把他们推向社会,他们极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误入歧途。

    四、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中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内容,给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提供了模板;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成为未成年人伤害、抢劫、盗窃案件的多发地,甚至还诱发未成年人吸毒、贩毒;许多未成年人混迹网吧,迷恋网络上的虚幻世界,为了上网不惜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一起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父母应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和爱。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子女之间互相沟通、尊重。对于失去家庭温暖,失去父母之爱的未成年人,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应当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

    学校: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的的同时,重视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老师应当避免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把关爱的目光更多放在“问题学生”身上。

    全社会: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社区也应积极主动承担起没有监护人或监护人难以履行监护职责的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记者 汤洋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拟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轻罪不留“案底”
·陕西榆阳检察院重点定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公安机关打掉一批拐骗操纵新疆籍未成年人犯罪团伙
·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连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