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群团组织在服务“转型发展、富民强市”中的优势和作用,今年浙江省海宁市妇联围绕“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目标,以实施“巾帼创新业,发展促转型”五大行动为抓手,积极搭建五大平台,在浙江省率先成立女性创业联盟协会,力促本地区初创业女性抱团发展。
一、搭建资讯平台
采取“媒体学习、本地考察、外出取经、集中讨论”四大模式,拓宽创业信息渠道。1、媒体学习。把初创业、敢创业的妇女们集中起来学习妇女创业优秀事迹,鼓信心、激斗志、找经验。2、本地考察。根据妇女创业意愿、创业方向,分别组织初创业女性到本地创业基地考察。今年组织到斜桥镇三联村巾帼创业基地考察605亩葡萄大棚和喷滴灌设施建设;赴民胜果蔬基地学习蔬菜种植先进技术等。3、外出取经。带领家政服务创业的女性到杭州最大的家政服务公司——三替集团考察学习,努力扶持具有海宁特色的“姐妹缘”家政服务品牌。4、集中讨论。召开女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妇女创业座谈会,让妇女们就创业创新各抒己见,谈心得、讲打算,大家互学互鉴。
二、搭建培训平台
广泛宣传“巾帼圆梦”计划,组织推荐14名初创业女性参加“中国女性创业能力开发项目”免费创业培训。与海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举办农产品女经纪人培训班,全市78名种养殖女能手和农产品女经纪人参加培训和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联合海宁市总工会、人力社保部门开展育婴员(月嫂)培训,今年海宁市妇联举办2期共150名城乡失业失土妇女参加了培训,139名学员获得了培训结业证书,65名获得全国通用的育婴员资格证书,其中一部分已筹备自创公司。举办创业创新促转型经济形势报告会,组织女企业家沙龙交流活动,邀请有关部门面对面进行经济形势、科技创新、政策咨询服务,鼓励引导创业女性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做大做强。海宁市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分别举办了以“巧手手工制作”、农产品女经纪人、“果蔬种植”等技能培训班,共举办了27期培训妇女2584人次。
三、搭建资金平台
2008年海宁市委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出台后,海宁市妇联主动作为,通过开展“巾帼创业梦、小额贷你飞”活动,充分发挥每年50万元的巾帼创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符合女性创业特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创业项目。2011年,市妇联又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实施海宁市巾帼创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的意见》,对扶持对象、扶持标准以及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各基层妇女组织认真组织实施巾帼创业贷款贴息工作,积极做好贷款项目的申报审核、过程跟踪和协调服务,切实帮助创业妇女解决创业初始资金和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2009年至2011年有385名妇女享受了扶助资金,批准贷款金额为7957万元,已发放贴息金额836.94万元。2012年有71个项目申报了2481万元贴息贷款金额。
四、搭建创业平台
海宁市妇联通过创建各类特色基地,以资金、技术、销售等服务为纽带,带动妇女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如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经济活动方式,正在迅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市妇联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女性网上创业有关诉求,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促使三产粮食局和皮革城管委会联动配合,建立了海宁市第一个电子商务大楼,并于2012年12月挂牌成立了“海宁市女性网商创业基地”,成为又一个帮扶妇女创业就业的新载体。
五、搭建发展平台
为帮助初创业女性搭建联谊交流、合作发展的崭新平台,帮助创业女性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发展难题,带动和鼓励更多的女性抱团发展,今年7月海宁生妇联成立了全省首个女性创业联盟协会社团组织,50名女性创业者成为第一届会员。女创联盟成立后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创业女性提供项目、信息、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今年已开展各类活动7个,辐射带动了一批妇女创业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一些困难女性和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湖北武汉妇联多措并举助女性创业
·妇联书记处崔郁出席创新妇女创业就业研修班
·广东清远妇联组织专家开展“两癌”免费筛查
·青海省果洛州妇联扎实开展“和谐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福建妇联工作开启微博时代
·河南武陟法院:妇联陪审员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河南武陟法院:妇联陪审员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重庆市妇联: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湖南省妇联 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贵州水城妇联组建11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
·福建各妇联将设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