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正值北京最冷时节。12月26日,记者来到坐落在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的海淀区救助管理站采访。走进这个占地10亩、房舍干净的救助站,看到一个面带笑容的3岁多小男孩,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
海淀区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冯鑫介绍说,这个小朋友是前几天傍晚由海淀公安分局某派出所送来的,孩子有些残疾,但很聪明、懂事,来时脸上挂满灰尘,衣服也脏兮兮的,用惊恐的眼睛看着大家。站里的工作人员给他洗澡、喂饭,还逗他玩,一会儿这个孩子就不认生了。冯鑫告诉记者:“孩子聋哑,这可能是他被遗弃的原因。”为保障遗弃、流浪的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不让一个孩子在外冻坏,救助站开展了多项宣传活动,并协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繁华街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的巡视救助活动,有效地防止了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儿童冻饿街头的现象。自今年3月份至12月份,救助站仅保护性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就近百人,其中被遗弃儿童有20多人。
在救助站,记者随意敲响了一个房间的门。还没进门,就听见了里面的说笑声:“没想到救助站这么好,服务人员也挺善良的。”说话的人叫祝传芝,家住河南农村,24日晚间在五道口地铁站外被巡视人员发现并救助。从祝传芝浓重的河南口音得知,她是从河南来北京乞讨的,因为孩子多,老大还有病,想出来为家里省口粮食,挣点钱。24日那天天气很冷,在大桥下冻得不行,就来到地铁口避寒。“我是听人家说乞讨好挣钱,才来的。要不是收容队收容我,真的可能会被冻死!”
“连日来,北京天气异常寒冷,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安全温暖过冬,我们救助站里的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将流浪乞讨人员带回救助站统一管理,同时,还向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发放食物和御寒衣物。即使这样,还有很多不理解我们工作的。”工作人员田鸿明介绍说,“24日那天深夜,在紫竹院旁的大桥下,一个乞讨人员就抓挠了我们冯站长的脖领子,送到医院后还出言不逊。他哪里知道,那天晚上我们冯站长的母亲生病要去医院,爱人要生孩子也要去医院,都是邻居帮助送去的。”“眼下快过年了,我们的工作任务更重了,民生无小事,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尽心尽力为弱势群体履职尽责,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实把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落到实处,是我们的责任。”冯鑫说。
夕阳西下,当冬日的余晖洒满救助站时,有的工作人员在为受救助人员理发,有的受救助人员在下象棋、打扑克……一位被救助者离开救助站时留言说:“救助站里是温暖的、幸福的。只要有爱,就会有希望。有快乐,就不会孤单!”
新华社记者何俊昌摄影报道
·贵阳:流浪儿童救助站里过“暖冬”
·寒冬里的救助站:“平安夜”里保平安
·甘肃兰州市救助站开展冬季救助行动
·江西新余市救助站加大冬季救助力度
·北京各救助站将为流乞人员提供鸡蛋热汤面
·江苏南京救助站:街头流浪儿发现一个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