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2月25日下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曹建明从四个方面报告了2008年以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提出了基本设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大量民事行政纠纷进入司法领域,检察环节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也呈增多趋势,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为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详细】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热议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孔兆平: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民事行政纠纷进入司法领域,受办案人员个人能力和地方人情关系所限,难免会出现法院错判案现象,这就需要检察院依法抗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宋鱼水:检察机关推行再审检察建议,对一些符合抗诉条件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建议同级法院依法启动再审程序进行重新审理,有利于及时、快速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民行检察部门可以多组织检察人员参加庭审旁听,有条件的地方应该优先招录具备从事审判实务工作背景的人员。[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报告专门把强化自身监督作为第二大点听取审议,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决心,是顺应民意之举。强化自身监督首先要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执法标准,完善办案机制。报告中提到的制定《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和修订《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办案规则》,希望各级检察机关切实落实。[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谭惠珠:报告当中有两个数字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一是经过检察院抗诉后再审改变率,二是再审检察建议的采纳率。这些数字显示了检察院以民为本、以法为先的态度。报告提到要从“重刑轻民”的态势调整到两者并重,这对检察官的要求并非一个量的改变,而是一个质的改变。民事行政案件种类比较多,需要专家型和法理精通的法律人才办理,国家必须投入足够的资源突破人才瓶颈。[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田儒斌:检察机关积极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成效显著,但工作的力度和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希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加强对检察机关这项工作的监督,并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民事行政检察职责提供全面保障。[详细]
·达列力汗·马米汗委员:曹建明检察长作了很好的报告,内容非常丰富,重点突出,我对这个报告表示赞成。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涉及很多方面,检察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配备。要在稳定现有的民行检察队伍、实现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加强民行队伍后备力量建设。检察队伍建设要向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倾斜。这几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新疆等欠发达地区的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希望今后一如既往。[详细]
·陈斯喜委员:从调研情况看,现在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普遍存在人员少、配备的人员相对比较弱的情况。建议检察院切实把民事行政检察队伍建设重视起来,配强队伍,使这项工作不但有更多人去做,而且能做得更有成效。[详细]
·金硕仁委员:要着力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形成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三大诉讼监督协调发展的局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民事行政检察案件的办理,畅通民事行政案件申诉的渠道,做好申诉接待和立案审查工作。加强对民事执行、民事调解的监督,积极尝试以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形式。加强对涉诉行政机关的监督,用检察建议帮助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完善管理方式。[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汤维建:报告中的这组数字足以见得近年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效果有了明显提升。报告还反映出民行检察监督范围上有所拓展、监督程序上有所规范、监督手段不断增加,以及监督力量上的不断强化。[详细]
·中国政法大学赵旭东:检察机关建立诉讼违法行为法律监督机制,不仅纠正了错误裁判,更重要的是对司法工作人员为什么会作出不正确裁判的原因作出分析,促进了司法人员公正廉洁执法。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依法把握抗诉条件,提高抗诉准确性,监督纠正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导致错误裁判的案件,不仅树立了自身的权威,也实现了检法两家认识上的统一。[详细]
·清华大学张卫平:曹建明检察长的报告强调了检察机关与人民法院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在法院审判正当合法的前提下,检察机关也要发挥职能作用去说服当事人息诉,向当事人宣传解释法律规定本身的含义、事实认定的依据和适用法律的方法。 [详细]
相关理论: 各地实践:
对民行检察执行监督工作的微观展开 江西寻乌检察院三联机制推动民行检察工作
浅谈“一体化办案机制”对基层民行检察 山东省检察院专题调研民行检察新型业务
中外民行检察制度的比较分析 新疆着力构建多元监督格局 民行检察获人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