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女性教育讲座座无虚席,一堂堂女生素质教育选修课广受大学生青睐,一个个“女生教育课程”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中小学女生……这是广东正在全省大中小学进行的女性教育试点的生动写照。
12月26日,记者从广东省妇联获悉,女性教育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成效初现,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调研组给予高度评价,试点将在全省铺开。
女性教育试点亮点纷呈
女性教育理念新颖前瞻,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深刻的感受。中山市是广东省内最早倡导及开展“女生教育”的地市,早在2005年,该市就在部分中小学探索开展女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试点先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中山市华侨中学是最早开展试点的学校之一。“教育女孩,培养民族”,“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家庭”……这些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口号,是中山市华侨中学开展女性教育的理念。校长林加良表示,学校今天培养的女生不仅是公民和劳动者,更是未来的母亲,即未来子女的主要教育者,她们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基于此,我们站在国家兴旺民族发达的高度,站在‘潜教育’的角度,将女生工作当成一项‘民族的希望工程’来抓。”
各试点学校还成立女生机构、开设女生课程、组建女生社团、建立激励机制,为女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各校还开发出针对性强的教材,如中山市华侨中学编写了《美丽青春我做主——女生生活指导手册》等,中山市东区柏苑小学根据女生特点编写了《聆听花开的声音》读本,还由学校老师创作了动漫作品,讲述可爱女生心灵美的故事。这些教材和形式多样的活动针对性强,深受学生欢迎。
试点初见成效
12月26日,记者随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调研组在中山市华侨中学体验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女生教育示范课。高二(2)班同学自编自演了小品《寻找好女孩》,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探讨“中国好女孩”的标准。经过热烈讨论,大家认同,具有刚健、优雅、聪明、自信、爱心、拼搏、快乐等品质,是好女孩。一堂课下来,高潮不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不仅学生兴趣盎然,听课领导和专家也意犹未尽。
近年来,中山市华侨中学陆续涌现一批优秀的女生代表,如立下清华之志的高考状元李健、把万元奖学金捐给母校的刘颖、被港大录取的文理双娇叶倩儿与刘曼等。女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山市华侨中学德育工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深受家长的欢迎,在社会上取得了较好的评价。
在河源市,在市妇联的积极推动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自2011年起开设女性素质教育学堂,开展女性教育试点,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提升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提高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努力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女大学生。今年秋季开学,该学堂被正式列入校级公共选修课,吸引了1400多名女生报名参加。河源市妇联主席谢红英透露,女性素质教育学堂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走向社会,走到女企业家群体、市委党校中去讲课,受训人数达到1万多人。大家认为该课程“适用、受用、受启发”。
中山市东区柏苑小学2009年在五六年级开展女生教育试点,构建了小学高年级女生教育课程体系,深受学生欢迎。2011年6月,该校申报了省关于“小学高年级女生性别角色与成长指导研究与实践”德育课题并获得了立项。
全省积极推进
广东省妇联常务副主席周丽琼告诉记者,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进党代会报告,《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未来10年广东将开展以“四自”精神为核心的女性教育。广东省妇儿工委办将积极布点,大力推进试点工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在全省加快相关工作步伐。据了解,广东省接下来还将成立女性教育讲师团,制定女性教育大纲,继续分类布点试点,启动师资培训,力争尽快在全省铺开女性教育。
据广东省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小华介绍,学院已经组织多名专业教师成立项目组,积极开展中小学女性教育教学大纲的编写。大纲将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思想,以“四自”精神为核心,着重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性别,树立男女平等意识,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目前已经完成初稿,接下来将组织中小学教师、女性研究专家进行论证和修改完善,还将开展对女性教育师资的培训。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考察团对广东积极开展女性教育试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中央党校教授李慧英点评说,广东开展的女性教育试点使德育教育落地生根,又引领了两性教育的话题,这种尝试非常有价值,为女性教育开辟了一片天地,理念及做法走在全国前面。(记者 林志文)
·湖北武汉妇联多措并举助女性创业
·“美容腐败”撂倒12名女性官员 高消费极具隐蔽性
·武汉"最人性化地铁站"设有女性候车区
·专家呼吁给女性更多就业机会
·对女性合法权益司法保护现状的探讨
·甘肃试点设立女性“立法联络点”
·甘肃试点设立女性“立法联络点”
·健康提示:“三早”让女性远离“胸”险
·中国女性被外籍“男友”利用带毒入境 一审判处死刑
·浙江公安官方微博发布“夏季女性防走光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