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屯大调解 坐上炕头拉家常
哈尔滨市司法局千名干部下基层中的N部曲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是公仆孔繁森对人民大众的情感。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司法局在全系统开展了 “千名干部下基层 化解矛盾保稳定”主题实践活动,让每一名机关干部分散深入到“百个乡镇(街道)、千个村屯(社区)、万户百姓家庭”,零距离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同时,在服务群众中增长真本领,。
“以为民谋利、替民解忧、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理顺权为民所用的关系,才能树牢‘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意识,才能增进干部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才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哈尔滨市司法局局长向生元讲出了当今司法行政机关干部对人民的感情。
实践中的“三访”“四清”“五帮”
“群众的的冷暖就是我们的冷暖,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今年9月11日晚饭后,哈尔滨平房区联盟街道司法所长刘义宝像往常一样在本辖区走访流动人员住户,活动开展以来这已成了他的习惯。这时,一位山东籍农民工健步上前拉住他的手说:“老哥,我在平房区一家工地干活,四个月了开发商一分钱没给我们发,我媳妇在家有病急用钱啊,明后天我们农民工准备集体到你们区政府上访,政府要不管,我们就准备爬塔吊了。”
刘义宝一把握住他的手说:“咋不早说,百姓的事就是咱政府的事,我马上跟领导说去。”刘所长立刻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区司法局,司法局领导也迅速向区委政法委进行了报告。第二天一大早,区委政法委、司法局、城建局和信访办的同志就来到建筑工地,现场解决了拖欠工资问题。农民工们拿着刚领的工资激动地满眼泪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干部、法律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带着对人民群众朴素的感情,坚持“三访”听民生(走访困难群众、走访基层单位、走访信访老户,倾听民生、了解民意、掌握民需)、“四清”察民情(帮扶群众思路清、群众关注热点清、矛盾纠纷动态清、基层工作底数清)、“五帮”解民忧(帮助群众掌握政策、帮助兴办惠民实事、帮助化解社会矛盾、帮助关爱弱势群体、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活动开展以来,深入走访了全市2800余个村屯(社区)、20000余户居民家庭,慰问困难家庭766户。
10个律师事务所培养千余名“法律明白人”
在宾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墙上,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字“小援助、大和谐”。
“宋主任我们就信任你了,你一定要为我们做主,为我们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补偿。我们家儿子命都没了,我们只想争取到对我们的最大补偿。”
刚经历丧子之痛的家属满面泪痕,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宾县法援中心主任宋长春。听了这话,宋长春也紧紧地握住他的手。
“大哥,只要你信得过我,我一定当自己家的事去办,尽全力为你们争取最合理的经济补偿。”
今年3月8日中午,宾县三中发生学生斗殴,造成一死一伤,死者为新甸籍宾县三中学生。由于死者家属非常激愤,当时聚集了村屯群众上百人到县政府“讨说法”,在社会上一度备受关注。为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县法律援助中心派出了援助律师为死者家属提供法律援助。宋主任和援助律师一面听着声泪俱下的哭诉,一面安抚死者父母的情绪,一面收集案件有关证据。
死者家属因事发在学校,向学校提出了120万元的巨额赔偿要求。法援中心同志在安抚死者家属的同时向其讲解了有关法规依据、政策,引导家属以合理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申请合理赔偿数额。经过四天的反复协商,最终死者家属与宾县三中达成协议,学校给付死者家属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看护费、误工费及死亡抚恤金、丧葬费等合法补偿60万元并对此赔偿协议予以公证。
当死者家属拿到补偿款时激动地握着宋主任的手说:“多亏有你们的援助,要不我们不但拿不到补偿款,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聚众闹事而触犯法律。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正确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职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是下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够“贴心、贴身”服务群众,市司法局想出很多方法。组建了“妇女、儿童维权”、“大学生就业”等多个律师法律顾问团,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法律服务平台;发挥法律援助扶危济困的作用,拓展援助范围,在全市各街道、乡镇建立28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专门建立了环卫工人、农民工等特定行业法律援助维权工作站,成立了全国首家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站,与团市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联合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与广州、重庆等35个地(市)建立城际间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法律援助网络。同时,开展了“法援进军营”、“法援进信访”、“法援进工棚”等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开展“百所联千村进万户”律师服务对接活动,组织100个律师事务所、1000名律师与各街道、乡镇司法所“结对子”,义务担任村(局)委法律顾问;走进1000个村屯(社区)和万户居民家庭中,通过“日电话、周下访、月讲法”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共举办各类法律知识讲座100余场,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00余人次,培养了1000余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了每个村(社区)都有法律顾问。
群体上访、久拖未结难案化解92%
动迁和拆迁工作是涉及群众利益纠纷的焦点问题,是基层工作的难点问题,处理不好往往直接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而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着哈尔滨全市中心工作,市司法局发挥职能优势找准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切入点。
看着宽敞明亮的新房,老叶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紧紧拉着工作人员讲:“如果没有司法局同志的耐心工作,我到现在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啊,如果不嫌弃,以后咱就是朋友了,工作中有磕绊,我出头去说,俺是宾西街里的老人了,在街坊邻居中还是有点威信的。”
之前的老叶可不是这个态度。今年3月份作为哈尔滨重点建设项目,哈东新城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项目前期涉及宾西镇五个屯1400农户的动迁补偿问题。其中被动迁户老叶,身体有残疾,靠双拐来支撑活动,在动迁开始时,他提出的补偿远远超出政策范围,漫天要价并劝阻周围的邻居观望,成为阻挠动迁工作开展的中心。
他也成为下基层活动中重点工作对象,虽然经过多方劝解,可是老叶在其亲属的鼓动下根本听不进去工作人员的解释,拒不搬迁。由于思想负担重加之身体不适,老叶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工作人员听到后,马上到医院去慰问他,并送上了慰问品,同时找到院方为其按排了最优秀的大夫给其诊疗。得到了工作人员亲人般的照料,老叶病情恢复很快,出院时工作人员又派车将其接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老叶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有点难为情地说:“我知道你们是真心对我好,但是我也必须坚持我的观点,在个人利益上我是不会让步的。”工作人员听了老叶的话感觉到老叶的心结已经打通了,因此立刻承诺:“你放心,我们想办法再一次协调价格评估组,对你家动迁时登记的资产重新做一次评估。肯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达到利益最大化。”接下来,利用两天的时间,工作人员对拆迁补偿重新进行核算,又拿出政策法规反复证明已按照政策法规给予了他最大的补偿。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老叶放弃了占便宜的想法。当老叶住进新房
时工作人员特意到他家给他送去一个电饭煲庆祝乔迁之喜。当老叶接过电饭煲时带头表态支持动迁工作。在老叶的影响带动下几户钉子户完成了回迁工作,使哈东新城建设工作如期完成。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市司法局以“大排查、大调处”和“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为载体,依托社区、村屯委员会,组织局机关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深入到社区、村屯和重点居(村)民家庭,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通过梳理分类逐一建立台账,分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化解稳控。同时,市司法局还积极探索矛盾化解新机制,建立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衔接工作机制,在基层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室,派驻调解员,引导民事纠纷向人民调解分流,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及时定纷止争;探索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衔接,与劳动保护、消费者协会、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行政部门对接,将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人民调解新平台。截至目前,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0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2%,特别是一些群体性上访、久拖未结案件得到及时化解。
3万余名干部服务群众自身受教
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素质,提高群众依法办事水平是法制宣传工作的重点。
8月14日,宾县永和乡永和菜业的蔬菜大棚里没有了往日的宁静,永和乡“喜迎十八大棚菜地里走进送法人”主题法律大集宣传活动正式开始了。法律知识送进了棚菜地里,法律大集开在了棚菜地里。
哈尔滨永和菜业有限公司经理丁艳旭手捧着笔记本认真记着公示板上的联系电话,乐呵呵地与旁边的工作人员讲:“这下好了,再签合同就找咱司法局的律师帮忙。”
活动现场,县依法治县办、司法局在大棚内设置了法律咨询台、法律服务台、公证台、法律援助台,当场发放法律便民服务卡150余张,现场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180余人次。为了能够提供更加便捷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司法局还在永和乡棚菜批发中心公示了普法、公证、法援、律师等工作的服务项目、内容和联系方式。
龙泉镇是巴彦东部的一个拥有3万多人口的大镇,是巴彦六大镇之一,红色革命老区。这里有个全省有名的杜田林“法律农家大院”,院门上被司法局授予的“龙泉村法律农家大院”牌匾挂在上面,非常醒目耀眼,来往的群众看到就会说上一两句。
这是杜老爷子的“法律农家大院”,咱们进去看看,能帮我们解决什么?路过杜老家的群众都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杜老的家里,随后,他们都得到满意的答复,笑着从杜老的小院子里出来。
这些是哈尔滨市司法局“法律六进”工作的一个个剪影。
他们以“法律进军营”、“法制进公交”、“万名大学生送法进社区”、“法制大篷车乡村行”等“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市民提素质 管理上水平 法制宣传惠民月”、“送法到基层”、“法治护航、和谐拆迁”、“法治与文明同行”哈夏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组织实施了法制宣传大普法工程,在全市建立174处“法律广场”、“法律大集”和“法律农家大院”,向群众发放主题实践活动宣传手册7000余份、便民法律服务卡25000余张、法制宣传资料15万余份,举办各类法律宣传活动120余场,使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得到新提高。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为提高队伍执行力,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千场辅导”大培训活动。针对前期调查摸底出的基层单位工作所需,围绕国家政策形势、社会管理创新、司法行政工作重点热点问题等内容,在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中狠抓三项培训、突出增强三性,强化提高了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入一线摸清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整体状况和底数,使培训工作更有靶向性,对全市各基层司法所长、人民调解员进行了普遍轮训,培训覆盖面达100%。从2012年年初至今,哈尔滨市司法局共举办各类讲座273场,通过分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共培训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全面提升了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记者郭毅 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