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西

坚守平凡 只为一方平安——陵川县公安局崇文派出所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2012-12-27 16:28: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前些日子,记者听说陵川县城连续200多天无一起摩托车盗窃案件,颇觉不可思议。陵川县人民政府驻崇文镇,崇文是陵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稳则全县稳,崇文安则陵川安”。对崇文派出所,记者之前已经有一些了解。2010年,崇文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当年创出业绩的所长冯文虎,现任陵川县公安局纪检书记兼该所所长。该所的案件评查很过硬,曾得到省委政法委的认可。相对于晋城其他县市,陵川比较贫困,经费紧张,有些工作的开展会受到制约,工作还要过硬、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这里的工作到底是如何开展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12月18日上午,伴着冬日的寒意,记者来到了崇文派出所,就基层基础工作进行采访。不巧的是,所长冯文虎正在开会,记者在所长办公室等候。不一会,冯文虎匆匆忙忙回到办公室。采访刚开始,他就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关于非法集资的。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接了好几个电话。所长打趣说:“基层的工作,就是这么繁琐,没办法。”记者的来访更像是一种打扰。断断续续的采访中,记者捋出了基层派出所的主要工作,像所长所说的:“我们做的事很琐碎,也很平凡,民警们敬业、辛劳、辛苦的目的,对老百姓来说,就是维护一方平安,对我们来说,就是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与巡警整合效果好

    宁吃防范苦,不立破案功。这是崇文派出所落实基层基础工作时在全体民警中形成的共识。今年以来,该所以构筑“三级治安防范网络”为重点,开展了“创建平安崇文”和“古陵平安夜”巡逻防控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巡防力量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基层治保组织和民调组织,形成了管、防、控为一体的立体防范网络,有效防范了多发性侵财犯罪、酒后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所与巡警大队之间实现了有效的资源整合。为加强巡防力量,实现对社会面的有效防范和控制,该所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改革警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于2010年实现了派出所巡防队伍与巡警大队的整合,组建了一支60余人的专职巡防队伍。如今,这支巡防队伍已经更加专业化,拥有更多职能。该所将陵川县城划分为五个巡防责任区,相应地将巡防队伍分设为五个巡防中队,每个中队有一个专职民警、一个巡警中队长和若干队员,每个中队负责一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暂住人口协管员任中队长。巡防队伍对陵川县城的主要街区实行网格化巡逻,推行24小时五班倒、警便结合等勤务模式,努力实现对社会治安全时空有效掌控。此外,还要入户走访,开展实有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层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实现了责任区工作和巡防工作的有机对接。该所巡防队伍与巡警大队实施整合以后,减少了原来职能分工不同带来的相互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也省掉了巡警发现犯罪现象、再报给派出所这样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战斗力。最直接的成绩,就是报警数直线下降,辖区治安秩序好转。截至记者发稿,陵川县城今年共249天无刑事案件,摩托车盗窃案件共15起,与去年相比下降42%,刑事案件今年共108起,与去年相比下降15%。

    冯文虎向记者介绍,除了发案少、秩序好这些效果外,还有一些让老百姓感动的事情。今年10月23日,该所巡警杨云飞巡逻至辖区赛尔圣路段时,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路边。由于现在经常有因帮扶路边老人而被讹诈事件发生,看到老人晕倒在路边,很多人会因种种顾虑而不去帮老人。杨云飞见状,毫无顾虑地搀扶起老人,立即联系其家属并将老人送回家。事后得知,老人长期患有脑梗塞,当天病情发作,不慎晕倒。老人的儿子非常感激,专门送了一面写有“警民鱼水一家亲”的锦旗到崇文派出所表示感谢。就是这些很小的事情,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也是对民警工作的最好评价。

    夕阳红调解效率高

    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是基层派出所安定社会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崇文派出所探索并开创了警民联席机制,“警”是民警,“民”是陵川县城老干部综治办的治安员。这是一支特殊的调解队伍,这支队伍中有11名年轻民警和15名离退老干部。这些老干部都在60岁以上,年纪最大的有73岁,他们原来在政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工作,退休后,他们成了全省颇有名气的陵川县老干部综治办的治安员,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如今,他们又加入到了派出所的调解队伍中来,因他们特殊的年龄和身份,崇文派出所设立了“夕阳红警民联席调解室”。

    2010年“夕阳红警民联席调解室”成立后,陆续有家庭纠纷、房地产、债务、侮辱诽谤、打架伤害、意外事故等民事案件交到了“调解室”。老干部们有在政法系统工作的经验,对国家政策、法律非常熟悉,再加上长者的身份,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很有说服力,调解效率也很高。年轻的民警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调解经验,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很有传承的意味。两年多来,警“民”联手,已成功调解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320余起。

    年轻的民警温超对记者讲述了他和老干部一起调解的一个案例。今年11月19日,接到110指令:北关通泰巷有人打架。接警后,温超和另一名民警李文山立即赶赴现场,制止双方打架。经了解,居民章某新建房子,因地基较低,修了四层,而周围邻居的房子都只有两层。修建过程中,邻居们担心章家房高影响采光,和章家商量好最高修建三层,而章家失信修了四层。因此,邻居王某与章家发生争吵,并动手打了起来。双方谁也不让步,僵持在那里。最后,民警把两家请进了夕阳红调解室,由老干部焦胡才和民警共同调解。焦胡才退休前在法院工作,对国家关于修建房子的结构层次方面的规定非常熟悉,他将具体规定告诉双方,只要一方房子的最高点低于对方,就不违反国家规定。他又从事实上具体分析相互之间的光线影响,从邻里关系劝说双方遇事不要轻易动手。老干部的真诚、情理上的分析,终于让双方平静下来,后又到城建局确认房子的规划问题。一下午的时间,终于调解了双方的矛盾,最终,王某同意章家房子修建四层。

    激励机制促队伍建设

    崇文派出所里年轻民警多,大都二十多岁,对公安工作比较模糊,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和认识。针对这种情况,该所着力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建立竞争机制,通过日常的例会进行学习交流,激发年轻民警的潜能,提高全体民警的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整体素质,加强公安队伍建设。通过抓队伍建设,崇文派出所牢牢把握了对治安工作的主动权,实现了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的效果。

    该所在责任分工上,力求统筹安排,将全所民警按照不同岗位进行精细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考核要求,对民警因人而异安排岗位工作。对新警员大胆压担子,指定专人结对帮扶,促使其尽快成长;对骨干民警,重点安排其负责案件办理、接处警等急难险重任务;对老民警,则要求其在社区管理、做群众工作上多承担责任,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此外,该所建立了“日、周、月、季、年”考核管理措施,即:每天一次集中考勤,每周一次例会学习,每月一次绩效考核,每季度一次评比,每半年和年度一次工作总结,对民警的各项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记者见到了记录民警工作详细情况的各种表格,包括刑事案件统计表、民警办理案件情况通报表等,这些表格记录着整个所里的工作情况,也记录着每个民警的日常工作情况。

    民警温超对记者谈起了他的感受。他是榆次人,今年7月份分到崇文派出所工作。他说:“在这里工作感觉像回到了部队一样,所里对接处警、日常工作抓得很严,也很细,细到个人养成;这里工作氛围好,竞争激烈,压力大,能力提高快,包括各项技能以及群众工作;所长平易近人,易沟通,工作中,对下达的任务、命令要求严格,生活上总是给予关心,有一次周末打电话问我没事的话就逛街去,让人感觉很亲切;在这里,出一次警,为老百姓办一件事,得到老百姓认可,会觉得很舒心。”

    记者还从年轻民警那里听到一些在基层工作多年的老民警的感人事迹。在基层工作26年的副所长赵保宁就是其中一个,公安网对他的事迹有过专门的报道。在年轻民警秦聪聪眼中,赵保宁工作很过硬,责任心强,从警26年,加班是常事。“同在一个宿舍,赵所长会拖地,打扫卫生,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会感到内疚”,秦聪聪说。

    结束采访,记者感到,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很平凡,也很重要;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民警,很平凡,也很真实。(记者 郭志平)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