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新疆

新疆法院系统开展“两评查”活动

2012-12-27 16:08: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平安网 

  “格式规范,结构合理,内容要素齐全,语言通俗易懂;逻辑严密,用语准确且规范。”这是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的民事判决书上的评语,这份文书在今年全区法院文书评查中以高分获得一等奖。

  12月21日,新疆法院系统开展的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结束,推出15个优秀庭审、12个活动先进单位和56个优秀裁判文书。

  今年的“两评查”活动与以往不同,重点在用“放大镜”查找庭审和裁判文书中的典型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并拿出可行的整改措施,力求全区法院的司法能力和队伍素质得到提升。

  逐级评查让法官们“脱层皮”

  “这份判决书有3处错别字”、“这份判决说理不够透彻,逻辑表达能力欠缺”……10月12日,哈巴河县人民法院三楼会议室里,10名法官对手中的裁判文书,字字斟酌,认认真真地“找茬、挑刺”。据介绍,该院及时将庭审、裁判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审判员,并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将评查的内容及改进措施挂在内网上,供全体审判员学习。而此前,自治区高院细化评分标准,组成5个院领导带队的督查评查组分赴各地法院,评庭审、查文书、促整改,营造了“紧张”的评审氛围。

  从今年5月“两评查”活动开始,阿勒泰地区两级法院就启动了自我评查,规定每一名中层领导都要接受两次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每一名一线法官至少要接受一次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确保“两评查”全员参与。

  全区法院开展评查以来,各级法院都频频推出“自选动作”,丰富“两评查”形式,最大化发挥评查作用,温宿县人民法院将法庭开到社区、医院、牧场、田间,哪里有庭审哪里就有评查,增强了庭审规范性和开放性。

  与此同时,许多基层法院还将评审结果记入法官业绩档案,纳入年终考评,以此激发法官们钻研审判业务、争先创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压力面前,不少法官直呼“脱层皮了”。

  弱化法院“神秘感”

  9月13日,记者在石河子市人民法院的一个公开庭审中注意到,法庭后方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全程录像。经了解,这是该院采取的庭审录像“会诊”式评查手段。全区法院科技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仅体现于此,许多法院运用电子科技设备展示证据,更规范清楚地完成法庭调查;一些法院利用庭审监控系统实时进行视频庭审评查。

  科技化水平提高,司法公开进一步推进是今年评查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部分。法官通过“放大镜”查找问题促使司法公正意识更强、文书制作能力提升,使“两评查”活动更有意义。

  今年的评查活动共评查全区法院各类案件庭审3284件,裁判文书9441份,各分院、中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各族群众参与评查,弱化法院“神秘感”,并结合庭审和裁判文书评查出的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修改完善各类诉讼操作规范,下足功夫提升能力,成效更加突出。

  整改提高才是目的

  “评优是手段,找问题是关键,整改提高才是目的”。12月19日,记者看到自治区高院裁判文书评查组的工作人员正在总结个别文书评查中暴露的不足,如案由不准确、字体字号不统一;正文部分论证说理不充分,缺乏逻辑性,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和诉辩意见未能作出充分的回应,从而难以让当时人息诉服判;文字表达存在错字漏字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自治区高院深入剖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详细的整改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法院建立裁判文书评查的长效机制,实现评查常态化,不断查找薄弱环节,健全完善司法能力建设。

  而高院的庭审评查组也提出了近期整改规划和长远打算,让法官及书记员们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练什么”。为推进健全案件评查制度,特别要求对最高人民法院和自治区高级法院发回、指令再审的案件建立台账,对此类案件及时组织庭审录像评查。(记者 宋漾 实习记者 田小雯 实习生 邓菊华)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