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农历冬至。一大早,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上庄村白茫茫一片,前一晚的大雪给这个村庄带来了丰年的吉兆。让村里205户村民倍感喜悦的不仅仅是这个一年中重要的节气,更重要的是省委政法委的同志们要来村里开展党日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给每家每户赠送一部粉条机。
活动现场互助县五峰镇上庄村委会党支部赠与省委政法委扶贫济困造福群众锦旗
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村民们用朴实的情感表达着对省委政法委的感激之情。上庄村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00亩。为了让村民增收,省委政法委领导将目光放在了这个定点扶贫村的马铃薯生产加工项目上。按照急需先行、有序开展、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扶贫原则,深入调研,积极争取支农惠农政策,主动协调有关方面,筹措资金22万元,帮助上庄村筹建了800立方米的土豆储存窖,为增加村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拓展群众的增收渠道和能力,经过多方协调,这次又落实了马铃薯精品粉条机械化加工项目资金105万元,为上庄村群众解决了马铃薯保质、储藏、增值、销售的困难。
省委政法委向互助县五峰镇上庄村捐赠205套洋芋粉条加工设备
作为示范户,村民郑有兰已经提前将粉条机安装好开始制作。邻居们把机子团团围住,都想学学制作方法。看着白花花的粉条从轰隆隆的机器里缓缓流出,村民们迫不及待地捞起来看成色、尝口味。郑有兰前前后后地忙着,额头的汗水和脸上灿烂的笑容定格成美丽画面。
村会计李德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把马铃薯加工成粉条,一斤马铃薯能多赚2毛钱,一亩地能收马铃薯4000斤,这就是说,一亩地能增收800元。
“为了使我们的粉条有好的销路,在省委政法委的牵线搭桥下,今年我们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品牌,相信明年村里又会有一个新面貌。”李德才说。
在当天省委政法委的党日活动上,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高煜还带领参加活动的委机关党员慰问了村里的老党员和困难户。“家里有多少亩地?收成怎么样?家里一年收入有多少?生产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省委政法委机关的党员们与村民拉家常话农桑,从中了解百姓所需所想。临走时,他们还为村民留下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高煜(右一)、王平(左一)检查为村民捐赠的粉条加工设备
冬日的上庄村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厚厚的白雪掩不住这片土地上散发出来的勃勃生机。走在村里干净的水泥路面上,李德才向记者介绍说:“这几年省委政法委一直帮助我们村大力发展。我们脚下这条路就是他们落实的项目。”这17公里的村级道路总投资389.785万元,彻底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上庄村发展的行路难、运输难问题。“以前村里不通自来水,有好几个社的村民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吃。省委政法委积极协调水利部门,筹措资金15万元,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村一社人畜饮水的难题。”李德才说,每年春播前,省委政法委机关都要筹措资金购买化肥,为村民备耕春播生产开展上门服务。三年来,共落实备耕春播生产资金7.2万余元,购买33吨化肥。另外,还协调落实上海应善良基金会和其它资金80万元,修建了800平方米的五峰镇新庄小学教学楼,到明年,村里的小学生们都能进新教室了。
高煜慰问上庄村村民时与村民亲切交谈
“还有好多事情呢,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这几年省委政法委给村里办的都是事实,都是村民们想了很久都没办成的事,村里脱贫致富他们立了大功,全村205户村民都由衷地感激。”李德才说。( 文\辛勤 图\冶玉秀)
高煜深入村民家中走访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