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江西贵溪滨江乡洪塘村合盘石童家村小组发生幼儿园班车侧翻坠入水塘事故,该7座面包车上载有17人,致11名儿童死亡。据悉,校车司机就是幼儿园园长彭春娥。其为节省成本,只能让十几个孩子挤在一辆车上。目前,彭春娥已被控制。(12月25日央视)
这是又一起令人震惊也令人悲痛的“校车”事故。如果不是因为这家幼儿园使用的是“黑校车”,如果不是行驶过程中身为幼儿园园长又兼司机的驾驶人处置不当,又如果不是因为严重超载……这起重大死亡事故或能避免。但现实中并没有太多的“后悔”和太多的“如果”,一次又一次校车事故的发生,足以让人警醒,也再一次暴露校车安全的漏洞之多,以及弥补安全漏洞和校车短板的紧迫性。
相比于城市,农村学校显然更处于易发事故的薄弱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村教育问题专家袁桂林收集了近5年部分国内媒体披露的74宗学生上学车辆安全事故数据,通过分析发现,在死亡人数中有74%是农村学生;伤残的农村学生占40%;49%的校车事故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50%在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并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于是众多的私营个体幼儿园游离于安全监管之外,有众多的乡村孩子为了能上得了幼儿园而不得不放弃安全,或不得不明知不安全也要乘坐不安全的校车。由于农村幼儿园财力有限、政府扶持又远远不够,校车安全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正是“校车安全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的表现。
时下校车安全问题已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不仅中央有关方面对于校车安全给予持续的关切,地方就如何落实校车安全也颁布颁发了诸多细化性举措。在这样一个对校车安全无比关注,对校车运输不安全因素“人人喊打”的情况下,竟然在贵溪的幼儿园还出现这样的重大校车事故,不得不说一些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方的极度麻木。这样的麻木不仁,罔顾孩子安全的现实,不仅直接暴露出安全隐患的长期存在,也足以说明校车安全治理的“老大难”现实。
就此来论,并不排除一些地方在校车安全上也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抓一抓,动一动”,“不抓就回到老样子”,这样的现状恐怕不仅仅在一地存在。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农村“黑校车”在当地或其他地方的其他学校还有。
其他地方学校对《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落实的如何?校车安全为何落实不了、落实不好?这与长期以来的教育欠账、校车欠账有关,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地方重视度不够。
一个地方保障每一名孩子坐上安全的校车并不难,只要真正将孩子安危放在心上,其他的问题将不成为问题。针对上述事故,有关方面应当将其当成一个不落实“安全条例”的“麻雀”来解剖。“查一查”问题的根源,“剖一剖”这辆超载校车的背后是什么样的违法“内核”,并真正尽快“堵住”可能的各类安全漏洞。(毕晓哲)
·又见校车事故“夺命司机”何时绝迹
·教育部工作组赴江西处理校车事故
·江西贵溪致11名学生死亡校车事故:黑校车超载酿成悲剧
·教育部针对江西幼儿校车事故再发急令 提4项要求
·甘肃正宁"11·16"校车事故18名责任人被追究责任
·落实责任,为校车护航
·落实责任,为校车护航
·不能让校车安全的承诺变成一句谎言
·江西贵溪幼儿园校车落水事故调查 黑校车超载酿成悲剧
·甘肃为寄宿生提供校车服务
·长沙将启用校车专段黄色号牌
·安全校车如何驶入“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