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信息网络

个人信息被泄露 维权为何艰难

2012-12-26 15:26: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日报 

    个人信息被泄露、遭受网络人身攻击等让网友烦恼不已,但更让人撮火的却是投诉无门、维权不易。

    市民王女士在一家媒体工作,曾报道过一则由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纠纷处理结果的消息。不久,一家外地网站发了一个帖子,称此报道为虚假报道,对王女士的职业操守进行人身攻击,还公布了王女士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王女士在百度搜索无意中发现此帖,随后她多次拨打百度客服电话,希望百度能通过调查确认此帖不实,进而删除此帖,但百度电话一直打不通。后来王女士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这家网站所在地的网络管理部门,却被告知这家网站虽然名称是某市的网站,但服务器却在国外,根本就联系不上。

    因正当履行工作职责而得罪了一些人,就遭人网上恶意攻击,并被恶意公开个人信息。王女士郁闷不已,“发帖子的网站服务器在国外,而影响面更大的搜索网站却打不通电话,这真叫投诉无门。”

    在网上被人恶意攻击,个人信息被恶意披露,维权却投诉无门,许多人有着与王女士一样的遭遇。保护公民的身份信息,就要让公民在遇到侵权时,有便捷的维护权利的渠道。目前正在审议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正是顺应了公民的这一诉求,明确要求要赋予公民必要的监督和举报、控告的权利,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周汉华表示,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网络上一系列问题陷入无法规制的状态。比如近些年广为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我国个人信息现在处于被严重滥用的境地,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法律上没有对个人信息保护给予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周汉华介绍,世界上已经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专门法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其中大部分法律都是最近十多年来制定或修订的。不仅如此,绝大部分国家更是成立了独立于政府的专门委员会或执法机构,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和管理。相比之下,我国还需要迅速从立法、执法和现实角度着力解决。

    相关案例

    CSDN网站用户数据泄露被开罚单

    2011年12月22日,北京警方接到CSDN公司报案,称其公司服务器被入侵,核心数据遭到泄露。

    警方通过对网上泄露的大量CSDN数据在时间等方面进行仔细比对,发现这些数据大部分集中于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由此推测,其服务器被入侵时间为2010年7月前。由于涉及入侵的服务器已于一年前被转做他用,日志未留存、数据无法恢复,当时负责的技术人员大部分离职,现有人员不了解情况,再加上数据丢失已两年时间,要通过数据来源找到最初入侵者难度很大。围绕着该公司相关员工情况,犹如大海捞针一般,警方展开了大量细致的调查走访工作。

    经过逐一的调查追踪,警方锁定一关键线索,曾于2010年9月发帖自曝掌握CSDN数据库、要求与公司进行合作的一用户进入到专案组视野。2012年2月4日,警方在浙江温州将嫌疑人曾某抓获。

    据曾某交代,其于2010年4月利用CSDN网站漏洞,非法侵入服务器获取用户数据。曾某还交代曾经入侵过某充值平台及某股票系统的犯罪事实。

    在积极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的同时,北京警方对CSDN网站未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造成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做出行政警告处罚,这是我国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以来的首例罚单。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正当时
·[视频]全国人大今天审议网络信息保护相关立法:网民呼吁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关注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网络“钓鱼”,钓的就是你
·公安机关公布3起用互联网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案
·谁来撑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大伞?
·网络是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 依法监管互联网是各国惯例

·网络是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 依法监管互联网是各国惯例
·新华网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必须尽快立法
·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是重灾区
·谁来撑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大伞?
·公安机关公布3起用互联网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