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山东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总结近年来全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情况,分析形势,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今后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任务。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 “科技是剑”理念,精心组织,精心谋划,破解瓶颈,勇争一流,努力推动全省刑事技术工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毕宝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徐珠宝强调,开创全省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新局面,深化思想认识是先导。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是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的必然选择,是积极应对执法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深入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立足于更高层次谋划刑事科学技术工作。
强化实战应用是引领。必须立足于能力建设提升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大力提升现场勘查能力,全面推广应用现场物证发现、提取、采集、记录、包装以及快速检测和查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抓紧建设普及,逐县、逐市推进,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大力提升检验鉴定能力,加快建设应用DNA、视频侦查、电子数据检验、疑难微量物证检验等新兴技术专业,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公安执法实践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研发应用,提高疑难和微量物证检验鉴定能力;大力提升规范执法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刑事科学技术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配套的程序标准、方法标准、文书标准、装备标准、实验室建设标准等,使刑事科学技术全部业务工作都有规范可循、有标准可依。
培养专业人才是保障。坚持政治建警,强化宗旨观念、职业道德和纪律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刑事科学技术民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弘扬科学严谨、刻苦钻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认真践行 “守护之神、服务之星、文化之魂”的山东警察精神追求;落实从优待警,在职级待遇、津贴补贴、工作条件、立功受奖等方面给予特殊关怀,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困难、创造发展条件,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壮大专业队伍,大力加强和充实刑事技术专业力量,培养拔尖人才,积极实施 “齐鲁人才工程”,建立新的 “定向培养、循环向上”的人才动态培养长效机制,建好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技术特长专家库,优中选优培养省公安厅特邀刑事技术专家,造就国内顶级人才,打造人才高地;提高全员素质,建立完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将专业技术培训纳入公安机关培训计划,技术人员每人每年培训不能少于15天;建立专业技术干部交流培养机制,实行 “上挂下挂”培养锻炼;立足基层基础和实战需要,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在实践中、在全警中培养刑事技术专门人才。
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加大领导、关心和支持力度,把刑事科学技术建设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各级刑事科学技术部门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理顺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管理体制,为刑事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
毕宝文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刑事技术工作的措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进行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公安部强化 “四项建设”、提升 “两个能力”的总目标,全面落实 《山东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发展三年规划 (2013-2015)》的各项要求,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抓3年,到2015年要确保实现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能力、基层基础建设、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科技破案成效的“六大提升”,努力打造山东公安 “第一品牌”、山东刑侦 “第一名片”。
会上,省公安厅印发了 《山东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发展三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命名济南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等10个单位为 “全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示范单位”。
会议还表彰了近年来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30个先进集体和70名先进个人。济南、青岛、潍坊、滨州、寿光、兰山等6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记者王若冰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