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机关作为被执行人,身份比较特殊,执行难度相对较大。山东省胶南市法院创造性地把上级精神落实到具体执行工作中,勇于创新,向这一执行“顽疾”开刀。今年以来,他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营造强大执行声势,率先在山东省法院系统开展了特殊主体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对包括公权力机关在内的164起涉特殊主体案件逐一化解,集中清理,目前,已实际执结115件,占全部案件的70%,其中16件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全部执行完毕,实现了“两个100%”的良好效果,即涉公权力机关案件化解率达100%,当事人满意率达100%,无一信访和矛盾激化案件。
今年11月1日,新华网山东频道(内参)以《胶南法院“三动并举”破解特殊主体执行难》为题,对胶南法院的这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玉华给予批示肯定:“胶南法院‘三动并举’解决执行难效果显著,值得各地法院借鉴学习。”
吹响执行“号角”
上世纪90年代,党政机关开办公司热潮方兴未艾。胶南市某局也开办了公司,并向李某等7人借款。后来该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李某等人遂将该局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1998年作出判决,由某局支付李某等7人借款、诉讼费等合计107446元及利息。1999年立案执行以来,胶南法院多次协调督促,该局仅支付本金107446元,对于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40余万元,表示无力支付。李某等人多次上访,产生很大不稳定因素。
“涉公权力机关等特殊主体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不仅损害了法律权威,而且降低了执法公信力,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全力攻坚克难,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胶南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光金如是说。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中办发〔2012〕6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清理涉党政机关等执行案件,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对化解执行难的重大决心。
面对这一有利时机和形势,胶南法院党组一班人统一认识,雷厉风行,迅速行动,决心借助这一“东风”,不但对公权力机关案件进行集中清理,而且把范围扩大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职人员及村(居)委会,该作为被执行人,均作为特殊主体案件,集中全部清理逐一进行化解。
公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等特殊主体案件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或因历史因素造成。有的以“新官不理旧账”为借口拖延执行,有的案件法院穷尽了执行措施,但其确实无履行能力,例如涉及村委会的案件。公职人员案件中有不少是民间借贷、担保案件 ,朋友或亲戚以其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身份向银行进行担保贷款,最后朋友无力归还贷款,只好由担保人来偿还。
年初,胶南市法院就成立了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梳理,逐案建立台账,共梳理出涉公权力机关案件16件,涉公职人员、村(居)委会等案件148件,共计164件。在此基础上,对执行人员进行调整充实,在装备、车辆和通讯工具等方面向执行重点倾斜,为强力推进执行奠定了扎实基础。多次向胶南市委、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汇报,胶南市委大力支持法院执行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市特殊主体执行案件专项清理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四个督导组,并组织召开了全市特殊主体执行案件专项清理动员大会。很快,在胶南市各界形成共识,那就是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必须履行的问题,执行大幕全面拉开。
打出执行“组合拳”
面对上访,唯有做实事、解难题才是化解执行信访的唯一办法。面对涉执行案的一些确实无可供执行的集体财产,如何执行、执行什么成为摆在胶南法院面前的一个大难题。经院党组多次研究协商,决定采取灵活多样、分头出击、各个击破的办法,确保案件得以有效执结。
对于因历史遗留问题形成,涉案党政机关确实无力履行的,法院积极向胶南市委请示汇报,请政府出面协调,给予大力支持。胶南市法院把解决涉公权力机关的执行案件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院长出面进行协调解决。经过不懈努力,胶南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涉案某局拖欠债务的7起执行案件进行协调,最终拿出解决方案,案件得到一次性妥善解决。其余9起涉公权力机关案件在日前也得到圆满化解。
对于村(居)委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由胶南市委进一步明确镇党委、政府的责任,使其成为化解的主力军。法院分组到各镇(街道办事处)进行督导,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责令辖区内被执行人限期履行。很多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想办法、出点子,10多个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及时召集辖区涉案单位和人员,逐案研究明确履行计划和资金来源,对部分标的额较大、暂时难以全部履行的由本级借支垫付。有的镇、街道实行党政成员每人包案,一包到底,逐案研究落实执行方案,并主动邀请法院审查。
由于社会诚信机制缺失,有些被执行人说服教育不听、法院传唤不到,一副耍赖行为。对此,胶南市法院用足用活法律强制措施。对于恶意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请新闻记者对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对长期逃避、对抗执行的15名被执行人,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报纸显著版面给予公告曝光,并通过电视字幕滚动提示被执行人放弃侥幸心理,主动履行义务。在电视台及报刊发布限制高消费令,宣布对7名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一被执行人亲属见到公告后,感到脸上无光,主动到法院替其缴纳了5万余元执行款。
联动破解“执行难”
涉特殊主体执行,是在执行难这一社会问题上的突出表现,仅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胶南市法院积极探索,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他们在争取政法委出台联动意见、将支持法院执行纳入综治考核、构建联动威慑机制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相继与工商局、房管局、人民银行、地税局、公安局、司法局等多个单位会签了《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实施意见》,形成了党委领导、各方配合、法院主办解决执行难的新格局。特殊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开展以来,对下落不明的3名被执行人经公安机关查控后实施了司法拘留,7案委托司法所长进行劝解、督促后得以实际履行,对4个法人被执行人的退税账户划拨30多万元,科学的联动机制为专项清理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胶南市法院与公安局加强联动为例,在双方的联动文件中,对公安机关协助查询被执行人信息、协助控制被执行人、协助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制止暴力抗法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具体工作程序,内容非常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很强。在公安机关的大力帮助下,一些藏匿了多年的被执行人终于被“缉拿归案”,一些原打算继续躲藏的被执行人迫于强大的威慑力,也主动到法院“投案”。(记者 闫继勇 通讯员 曾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