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湄公河惨案宣判

    9月20日,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媒体记者接受安检。所有进入人员均不许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当日,涉嫌策划制造湄公河“10·5”中国13名船员遇害案的糯康等6名被告人,在昆明接受中国法律的公开审判。6名被告人均为外籍人员,涉嫌于2011年10月5日在湄公河泰国水域杀害13名中国船员。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湄公河“10·5”中国船员遇害案侦破纪实

    令人瞩目的湄公河案,11月6日下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作恶“金三角”数载的大毒枭、湄公河案的主犯糯康,及另三名被告人,犯有故意杀人、运输毒品、绑架、劫持船只等罪,数罪并罚,被法院判处死刑。除糯康四名被告人外,另有一名被告被判死缓。

    湄公河“10·5”惨案侦破始末

 9月17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9月20日,该院将对震惊中外的湄公河“10·5”惨案犯罪嫌疑人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根据昆明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控,6名“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成员涉嫌故意杀人、运输毒品、绑架、劫持船只等罪名。

 湄公河“10·5”惨案成功告破。欣慰之余,人们想知道:“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为什么要杀害我国商船船员?案件的侦破经历了哪些周折?“金三角”大毒枭是怎样落入中国法网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公安机关专案组民警和犯罪嫌疑人,了解湄公河“10·5”惨案的侦破过程。

“湄公河惨案”判决:让正义得偿

 “湄公河惨案”同案六名被告人,五人被判重刑,均严格适用了中国刑法,罪有应得。一年之前,13名同胞惨死异国他乡,这一判决是对遇害同胞在天之灵的告慰,也让正义得偿。这次昆明中院一审宣判,标志着中国在强化境外公民保护方面,又筑起了一道司法保护的屏障,刑事重罚,将极大震慑那些“国际坏人”;也把司法保护延伸到境外中国公民之处,使他们也能感受到中国法律的尊严和力量。

公审湄公河血案:在哪些方面开了先河

 2012年9月20日,震惊中外的湄公河“10·5”惨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糯康等凶犯的归案及对其依法惩处,既是给遇难者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也是中国政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庄严宣告。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