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彭继权:一人管七摊儿

2012-12-23 16:12: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检察院,彭继权像“林海雪原”和“东北虎”一样有名。为啥?看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了。

    8年发表稿件1215篇

    2003年,任公诉科内勤的彭继权开始尝试写一些案例和工作类报道。当年2月14日,一篇信息被《检察日报》采用后,他坚定了写作的信心。从此,他认真研究检察工作每个阶段的重点,注重了解和分析院里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不断有贴近检察工作、展现本院特色的作品问世。那一年,彭继权共在市级以上报纸刊物上发表稿件183篇,创下了海林市检察院信息宣传工作的新记录。

    8年来,彭继权笔耕不辍,发表宣传稿件、工作简报、调研文章累计达1215篇,平均每年发表151篇,每两天就有一篇作品被市级以上报纸刊物采用。

    眼药水“VIP会员”

    2004年2月,彭继权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从此便开始负责本院宣传、信息简报、调研、技术、统计报表、机要保密、人民监督员等7项工作。同时,擅长写作的他还兼任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的特约通讯员,成了同事们眼中名副其实的“大忙人”。

    作为牡丹江市基层检察院中唯一一个一人管七摊活儿的副主任,彭继权工作项目多,内容杂,为了避免顾此失彼,他制作了详细的工作日程安排表,贴在办公室墙上时刻查阅。

    长年的伏案工作使彭继权患上了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和心绞痛;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原本健康的体魄也变成了脆弱的过敏性体质。他的办公桌抽屉里随时备有止痛片、救心丸和抗过敏药物。同事们开玩笑地说他是“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为海林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长时间面对电脑,彭继权的双眼度数均接近1000度。大夫明确告诉他长期过度用眼,视网膜周围软组织已严重损坏,必须注意保护。但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他还是把医生的忠告放在了一边,眼睛发胀、疼痛时,就滴点眼药水了事。这几年他用了上百瓶眼药水,他笑称自己是眼药水“VIP会员”。

    在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中,他的女儿这样写道:“我的爸爸身材胖胖的,眼镜片厚厚的,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还得学习到半夜。他没时间教我写作业,没时间陪我玩,也从没到学校接送过我。我问爸爸,为什么这么累还学习,他说不学习就不能干好工作。我很敬佩爸爸,我要向爸爸学习……”

    3次刻骨铭心的眼泪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参加工作以来,彭继权从未因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劳累而服软,压力再大也会坚强挺过。但有那么3回,他却默默流下了眼泪。

    1996年刚调入检察院时,彭继权是事业编制。为了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检察干警,2006年公务员法颁布后,他第一次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报考海林市检察院。他顺利通过了笔试,但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面试成绩却不理想。第一次名落孙山,他流下了伤心和遗憾的眼泪。

    在认真总结考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二年,彭继权报考了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检察院,尽管成绩有所提高,但再次榜上无名。返程回家时,他坐在冰冷的列车座椅上,望着窗外匆匆闪过的风景,流下了孤独和迷茫的眼泪。

    2008年,海林市检察院又计划招录两名公务员。彭继权再次报名,并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备考。笔试前两个月的冲刺阶段,他每天做一套模拟试题,有效提高了笔试成绩,顺利进入面试环节。这一回,他吸取前两次面试败北的惨痛教训,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找出自身弱点,通过参加面试培训班、上网搜集学习资料、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应试方法等手段,反复强化训练。最终,他以85.3分的成绩通过了面试,如愿考入海林市检察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检察干警。金榜题名时,他流下了欣喜的眼泪。(韩兵)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