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检察机关的平常路不同,位鲁刚曾在外面转过好大一圈。
他进入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成为一名检察官的时候,已经是一个3岁女孩的爸爸,一个有了6年婚姻的男人,也是一个曾在海滨城市工作得驾轻就熟的跟单操作员。
在这次重大的选择作出之后,他离开了熟悉的城市,接近了他向往已久的法律工作,却与自己的妻子、孩子分隔两地生活了9年。
因为经历过,所以他更懂珍惜,包括现在的工作,也包括琐碎、平凡的家庭生活。
俗套的启蒙
如果是一个生活为上的人,那么在一个宜居的海滨城市,有一份进出口公司的工作,应该说是再舒服不过的了。
自打22岁那年成为山东青岛进出口总公司业务科的一名跟单操作员后,位鲁刚就一直在这个岗位上,按部就班地过着不劳神的日子。谈了一场办公室恋爱,和同事结了婚,一晃过去了五六年,“没想过考什么研究生”。
压根儿就是一闪念的决定。在28岁那年,这个在小天地里面蜗居了五六年的高个子男生,冲动而坚定地下了决心:冲出这个小圈子,学东西,换工作!
为啥选择法律?位鲁刚说,和很多人接受过的那个俗套的启蒙没啥两样,也是一部港剧“点燃”了他对法律的憧憬。
那是由刘德华与叶德娴出演的《法外情》。从高中到读研的十几年中,每一遍看下来,他那一米八三的身体里都会热血沸腾。
艰难的选择
“当年那点冲劲,谢谢老天帮忙。”28岁时,位鲁刚一举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法律硕士。
考研的时候,他的孩子还没出生,考完之后等待通知书时,女儿出生了。拿着通知书,是走还是留?“当时迈出这一步挺艰难的。”位鲁刚说。
似乎任何的选择与得到,都同时意味着失去,位鲁刚也不例外。一家三口自此分居两地,这一分就是9年。
直到现在,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他离家时还在襁褓中的婴儿,现在已经12岁了,身高长到了一米七二。女儿打水球,最好成绩是全国亚军,这个女孩子离不开青岛那片海。
爸爸离不开北京,女儿离不开青岛,父女间的交流大部分时间靠网络视频。
失去的背面
31岁进入检察院之后,位鲁刚也只有探亲假期、法定假日才能回青岛。在失去的背面,他得到的是,终于选择了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
刚进检察院时,他和很多刚进院的大学毕业生不一样。他大龄,有过工作经历,不浮躁;小活儿累活儿,也不嫌弃。
他说:“最开始师傅让我摘卷,就是把这个案件中张三怎么说的,李四怎么说的,汇总成结案报告。我把卷都看了,心里就有个意见了。若是小案子,我摘卷的时候,会把事实描述、定性分析都写进去,师傅看了说,还行,还能用。”
刚上班时,处长告诉位鲁刚:“按照法律你干的是书记员的活儿,但你得按照助检员的标准去工作。”关键时刻这一句提醒,让他更坚定地投入进去。
“在庭上,我记的速度不快,记一个点、一个纲,回来再补。法庭调查和辩论这一块儿,因为我跟了好几位师傅,风格不同,看他们遇到问题怎么答的,很有启发。常见问题在做书记员时就做到心里有数了。”位鲁刚说,在法庭上对方提的问题,他当时会想,晚上回家也会想。
位鲁刚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书记员的日子。而在独立承办第一起案件时,他就追诉了一个漏罪。当时,公安机关对案件定的是抢劫罪,经过仔细审查,位鲁刚发现,被告人抢劫之后实际上已致人死亡,后又给被害人家属打电话,让家属给钱。他认为,该案应增加敲诈勒索罪。他的意见最终被法院采纳。
如今,在追诉漏罪、改变侦查错误定性等法律监督工作上,位鲁刚已经是院里树立的典型。从事公诉工作9年来,他追诉漏犯、漏罪共计20余人次,增加犯罪事实、改变侦查机关错误定性20余起,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近20份,所承办的案件抗诉成功率100%。
其中,他追诉的一名毒品犯罪漏犯,被告人依法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也是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建院以来追诉毒品漏犯获刑最高的一次。
9年里,位鲁刚多次被指定办理广受社会关注的重特大案件,并不断在各种公诉竞赛中历练自己。在首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和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中,他所在的代表队、他个人分别荣获团体冠军、个人优秀论辩奖,他还连续两届当选北京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王丽丽)
·山东省委政法委号召向邵明强等检察英模学习
·全国检察系统共产生13名十八大代表 其中检察英模6名
·检察系统产生13名十八大代表 其中检察英模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