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交管消防职能,打造“全能”警察
治安警承担动态交通管理、社区警承担静态交通和消防管理、刑警承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办和火灾现场勘查。2010年11月2日,在黑龙江省公安厅党委和大庆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大庆公安机关在2005年“扁平化”改革基础上,启动了深化交通、消防管理体制改革,将原交警大队和消防科的人员、编制、职能全部下放到分局,不单设警种,构建了以“综合执法”为主要特征的“全警管交通”、“全警抓消防”工作格局。2011年3月,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永波在为 《公安改革全方位探索——大庆市的实践与思考》作序时,对深化交通、消防改革“完全赞成”,并给予很高期望。
2011年,大庆交通“四项指标”全面实现改革以来最大降幅。其中,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03起,下降10.2%;事故亡人同比减少72人,下降16.4%;事故伤人同比减少112人,下降15.3%;财产损失同比减少35万元,下降14.6%。特别表现在交通亡人上,2004年是大庆市交通亡人的最高峰,达到495人。改革以来,虽然整体一直在下降,但始终徘徊在400人以上。2011年,由于一下少死亡72人,交通亡人首次降到400人以下,实现了巨大进步。大庆获得全省唯一的交通执法规范化示范城市称号。
2011年,大庆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的列管单位、检查单位和督促整改隐患数量,分别达到上年的14倍、15倍和25倍;办案数、罚款数、“三停”数,同比分别增长162%、61%和514%。全年火灾事故伤人同比下降75%,亡人下降57.14%,造成财产损失下降44.37%。
交通“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彻底解决屡治不力的堵点、乱点
在“四项指标”全面下降的背后,还必须看到,2011年,大庆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7.2万辆,同比增加5.2万辆,增长16.3%,是2004年机动车总量的3倍多。在这持续明显增加的工作压力下,大庆不但确保了道路安全,而且较为彻底地解决了从前屡治不力的堵点、乱点问题,更加凸显了“全警管交通”体制焕发出的巨大生机与活力。
改革后,全市可以管交通的警力达到原来的5倍多,极大缓解了长期存在的交管警力严重不足问题。随着交通管理警力大幅增长,大庆交通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仅2011年就组织开展全市统一夜查活动69次,平均每5天一次;暂扣机动车同比增加4122台,增长35%。通过现场执法和电子警察等方式查处各类违法行为738271例。同时,全年共组织主题宣传活动3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5万本、宣传资料80万份,建立交通安全教育基地40个,新增安全宣传牌500个,真正实现了全面覆盖、多层覆盖。
同样的城市状况,同样的警力、装备,之所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在于原来的基数太小,控制能力太弱,体制先天不足。改革前,社区民警消防监督业务能力欠缺、管理意识不足,大多处于可管可不管,管也管不到位的状态。改革后,消防管理成为社区警的重要职责,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管理的意识、力度不可同日而语。改革后,各分局具备独立的审批权,对权限范围内的备案抽查、开业前检查以及警告、罚款、拘留、责令 “三停”等均可直接批准,无需再报消防科或消防支队,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出入城市路口建立公安检查站,八方落锁以静制动
为进一步加强大庆城市防控和油田保卫工作,提高公安机关区域控制能力,大庆市公安局在让胡路区庆新、龙凤区卧里屯、红岗区创业庄、大同区高台子、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肇州县兴城和肇源县浩德、永利等地区主要出入城市路口建立了8个公安检查站,担负车辆盘查、检查、布控堵截及油田保卫等工作任务。
今年11月1日,大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曹力伟,油田公司副总经理万军等市和油田企业领导为检查站试运行揭牌。曹力伟提出创“一流执法水平、一流对外形象、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要求。各检查站按照曹力伟的要求,充分发扬大庆公安精神,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11月15日,全市公安检查站共盘查车辆3100余台,检查可疑人员1400余名,处理交通违法1424起,缴获被盗原油44.5吨,罚款14.6万元。
推行“居住证”制度,深化流动人口管理创新
针对当前流动人口骤增、管理难度加大的现状,大庆市公安局借助新型警务体制优势,在借鉴外埠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际,变“暂住证”为“居住证”,不断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有效破解了现存的流动人口管理难题。
结合前期试点工作,该局制定了《大庆市实施“居住证”制度技术方案》《大庆市“居住证”办理流程》等规范性文件,并在全省率先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保证流动人口享受相关权益和服务,最大限度纳入管理视线,统一掌控静态信息和动态轨迹,提升公安机关管理和打击能力。借助推行“居住证”的契机,建立办证人“自然概况、DNA、指纹、照片、笔迹”信息“五个必采”制度,其中采集十指指纹和DNA的做法为全国首创。目前,已办理“居住证”17.9万张,采集指纹信息17.9万条、DNA信息13.2万份,既让合法的外来人员享受到了市民待遇,又对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形成了强力震慑。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庆市共立八类主要案件301起,同比下降11.2%,其中流动人口集中、办证较多的龙凤分局、乘风分局、高新区分局同比分别下降23%、34.6%和33.3%;在外来人口中抓获刑事作案人员2415名,同比增长73.9%,占抓获刑事作案人员总数的40.3%;共发“居民区可控案件”422起,同比下降10.8%,其中高新区分局下降18.2%、东湖分局下降57.1%。
为将“居住证”作为流动人口在大庆市居住、工作、生活和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证明,大庆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将个人自然信息、指纹信息和DNA信息全部兼容到“居住证”中,不仅在制证科技含量上有所突破,也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功能设置,流动人口只需出示“居住证”,就可以在办理养老保险、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等方面与常住人口享受同等福利待遇,增加了“居住证”的含金量,受到了流动人口群体的极大欢迎。
加强装备建设,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打击效能突出
大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自2008年开始建设以来,截至目前,组织开展了6期公共区域监控系统建设,共计建成10890个监控点、81套治安卡口、235套居民小区出入口智能高清监控系统。并通过构建1个一级报警与监控中心平台(市局)和24个二级报警与监控中心平台(分、县局)实现了互联互通,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公众、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优势越来越明显,打击效能越来越突出。
今年2月14日13时14分,东安分局指挥中心监控巡视员在值班过程中发现在巨鹰国际北侧有几人在厮打追逐,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程宇广场巡逻队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置。2分钟后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程宇广场巨鹰国际北侧姜氏烧烤门前发生一起抢劫案件,现正在追逐嫌疑人。指挥中心判断该警情与2分钟前的追逐厮打为同一案件,遂联系现场巡逻民警通报该警情。5分钟后抢劫嫌疑人陶某被抓获,经讯问,陶某供述了曾因砸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被判刑4年,2012年1月12日才被释放。他同时交代了当日伙同袁某,从齐齐哈尔乘火车来大庆作案的犯罪事实。
今年3月23日,卧里屯分局指挥中心在视频实时监控网上巡逻中,发现辖区2台便民车有超员载客行为,指挥中心与法制综合室联合执勤,民警在卧里屯转盘道附近设卡堵截,及时制止、纠正了2台便民车的违法行为。经现场审查,2台便民车均超过核载人数,民警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刘某、金某,做出行政罚款200元并扣2分的处罚。被处罚司机感慨地说:“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以后还是要依法驾驶啊!”
近年来,大庆公安装备了一些守卫平安的重装备。消防支队装备了包括呼吸保护、破拆、灭火、救生、通信、侦检等各类器材444件套,购置了多功能破拆车、水罐车、高喷车、消防坦克等各类消防车辆25台。其中,消防坦克的购置填补了黑龙江省消防装备的空白;特警配置了车船类、通讯设备类、防护装备类等装备共9类125种4000余件,特别是水炮车、装甲运兵车、反恐处突车、反恐攀爬突击车等13台专用车辆和一批反恐装备的购置,极大地提升了快速反应和反恐处突的能力。
2011年年底,大庆市政府又为公安机关购置了100台新型警车,每辆警车配备了16个品种22件车载装备,主要包括车载夜视云台、GPS定位仪、车载对讲机、执法记录仪、警灯警报、医用急救箱、灭火器、防弹服装及头盔等装备,实现了巡逻过程实时监控、通讯、巡航、录音、录像及资料上传等重要功能。
警车遇事不能绕着走,建立“警车上路亮灯随时接受报警”勤务模式
警务改革以来,大庆公安机关围绕新型体制框架,积极探索建立动态式勤务机制,切实改变了过去坐等报案、被动处警的工作局面,在打击防范和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6月,为进一步深化警务运行模式,完善社会治安巡控机制,在全市建立“警车上路亮灯随时接受报警”勤务模式,要求全市公安制式警车只要离开单位驶上街头,就要开启警灯,除赶赴紧急案(事)件现场以及执行追捕、押解、警卫、警戒等特殊任务外,乘车民警不分警种、不分辖区随时随地接受群众报警。遇到直接管辖的案件报警,及时接报受理、妥善处置;遇有跨辖区、跨警种等非直接管辖的案件报警,视情况做好前期处置工作;遇有突发事件或重大警情时,所有街面警车作为机动反应力量,接受市局指挥中心指令,相关民警必须无条件服从,积极参与处置。
具体实施中,市局治安支队负责组织推进,指挥中心、督察支队负责监督检查。同时,各单位结合自身警车状况,积极更新警车,加强对现有警车的维修保养,减少行车隐患,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需要。此外,各单位在加强本警种业务培训的同时,突出加强交通、刑侦、治安等公安业务以及调解纠纷、医疗急救常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实现“一专多能”,保证遇到群众报警求助时能够及时有效开展先期处置。通过建立“警车上路亮灯随时接受报警”勤务模式,一方面有效增加了处警力量,扩大了控制范围,全面提升了捕获违法犯罪现行和为市民提供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有效增加了区域内警车活动的频次、密度,提升了“见警率”,实现群众安全感和犯罪分子恐惧感“双增长”。
今年11月13日,指挥中心民警汪景涛开警车上班途中,在东风新村经八街路口,遇一台松花江微型面包车和一台捷达车相撞,双方司机均不同程度受伤,交通严重堵塞。汪景涛立即下车处理事故现场,一面联系 “120”救助,一面指挥交通,使交通事故很快圆满解决。
加大防控力度,连续开展“冬季百日安全会战”
根据大庆市冬季刑事案件高发的规律特点,为有效遏制各种违法犯罪,压缩犯罪空间,保持公安机关对刑事犯罪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有力整治、消除交通和火灾等安全隐患,确保全市社会稳定,创建宜居宜业的“平安大庆”,大庆公安机关连续9年开展“冬季百日安全会战”。他们充分发挥动态式勤务和信息化警务优势,突出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和案件高发地区的安全巡逻控制,加大警力投入,严厉打击各类现行犯罪,营造浓厚的冬季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氛围,进一步巩固全市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
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合理安排、统一部署”的原则,科学部署巡逻警力,震慑和打击街头“两抢”、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巡区内重点目标、要害部位周边进行巡逻控制,保护公共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大社会面安全整治力度,有效遏制冬季刑事案件高发势头,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居民区、社会面发生的现行“两抢一盗”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命案发案控制到最低水平;栽阀盗油、开井放油、盗窃油田物资等涉油违法犯罪大幅下降;道路交通重特大亡人事故同比下降;消防安全整治力度加大,杜绝了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巡逻时间从每年11月1日起至第二年春节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每日16时下班,17时至22时统一开展夜间巡逻。其中,17时至20时,由市局巡逻警力在划定的重点区域担负巡逻任务,分县局可根据辖区情况自行组织巡逻。20时,市局参加巡逻牵头单位与属地分局做好交接登记(一式2份,一份由市局巡逻单位留存,一份由分局备案)。20时至22时,由分局警力继续开展巡逻。
市局除监管支队外,各部门和各分县局原则上每天要保证三分之一警力参加巡逻。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现侦支队、油田分局结合本战线实际,自行组织开展行动;督察支队每天安排警力开展巡逻督察;公共关系处每天安排警力随警报道。
参战民警在巡逻中均按规定携带 《人民警察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统一着冬季执勤服、警用棉帽(根据气候变化,适时调整着装),佩带警棍、手铐、强光手电。具备配枪资质的,巡逻期间一律携带枪支。每个巡逻组配备一部对讲机,确保通讯畅通。市局装财处要做好巡逻民警的晚餐、车辆油料保障工作,同时为每个参巡单位配发2个警灯;指挥中心要做好参巡单位的通讯保障工作,确保行动需要。
2011年11月12日18时许,犯罪嫌疑人金某在东风新村一楼道内,手持尖刀抢走受害人孙某的女士挎包及手表,挎包内有现金、手机、银行卡等物品。案发后,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东安分局实施抓捕,并用对讲机通知附近巡逻组赶往现场。在新村三区庆客隆附近巡逻的指挥中心巡逻组在主任助理彭彦文的带领下,民警杨旭、孙雪冰、费洪涛立即赶往现场,协助东安分局将犯罪嫌疑人金某抓获。
打造党委政府认可、人民群众满意的110
2009年9月,依托公安指挥中心建立了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由公安机关代表党委政府行使日常管理职责,直接指挥“水电气热”等各类二级成员单位处理群众的报警救助。3年来,已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险特”事项7万余件,全方位、高质量地践行了“四有四必”社会承诺。
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依托警务改革,先后建立实行了“一级接警、一级处警”工作机制和“网格化布警、动态式勤务”工作模式,110接处警快速反应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和强化。借助政府应急机制和人员增加优势,创新建立了多人分工协作指挥机制,遇有现行违法犯罪时,由指挥室主任统筹安排,多名指挥员按照任务分工,分头向不同处警单位下达指令,以快速指令提高反应能力。积极推进公安接处警信息化建设,免费为市区383台制式警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并通过警用地理信息平台随时跟踪掌握车辆位置,提高快速反应和布控围堵能力。加强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和应用,形成了“平时网上常巡逻、处警网上先调取”工作模式,既强化了对处警速度的监督,又提高了对打击现行犯罪主动权的把握能力。同时,借助应急风险评估工作经验,建立了110警情研判工作机制。日常工作中,突出对刑事案件倾向性、规律性、趋势性的分析研判、上报发布,为市局党委成员和一线实战部门及时掌握刑事发案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打防工作提供了较好服务。
在各项工作机制的带动下,110接处警系统打击违法犯罪能力明显提升。3年来,通过“110”快速反应抓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1253名,同比增长85.9%;通过警情信息研判,配合实战部门打掉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集团22个、破案465起;通过情报信息系统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77名;回访报警人8211名,回访报警人满意率目前已达99.8%。
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借助职能升级优势,彻底打破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应急资源的全方位整合。结合应急指挥需要,先后制作了全市公安、消防等常规应急力量辖区划分示意图,绘制了包含85个应急联动部门、102个金融单位、118家医疗机构、71处避难场所等应急资源在内的主城区应急资源分布图。编制了《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工作手册》,收录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专业人员157人、专业救援队伍34支,应急装备物资11大类,中直企业重点危险源84处,以及法律法规、工作预案、应急成员单位通讯录等内容。同时,针对预案内容繁琐、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对全市各类预案逐一进行细化分解,重点围绕力量组织和处置措施进行了全面定位,制作了适应实战指挥需要的25个专项事件指挥处置流程和226个重点要害部位专门处置流程,促进了应急管理向实战应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应急指挥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冯锐 杨乃波)
·安徽专项治理冬季社会治安
·[视频]徐立全:确保冬季社会治安治理取得实效
·徐立全:确保冬季社会治安治理取得实效
·亳州公安“零容忍”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分级联防联控降低案发率
·安徽淮北构建五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公安部:改进作风 狠抓落实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公安部:改进作风 狠抓落实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大渡口: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强化社会治安管理 打牢长治久安基础
·陕西汉中形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吉林: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江西宜春“天网”工程为社会治安管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