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会吸取教训,在以后的人生中把握住青春,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日子补回来,用百倍的努力去换取收获,让人生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近日,一份来自未成年矫正人员小马(化名)的信寄到了山东省冠县检察院监所检察科干警王国强的手中。
小马是一名17岁的中学生,今年3月在网吧玩游戏时和别人发生口角,情急之下操起水果刀将对方刺伤,后来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从看守所里出来后,小马的心理产生剧烈波动,甚至在日记中写下“我恨,我诅咒,社会对我不公平!”。该院监所检察科的干警王国强发现这个苗头后,多次与他促膝长谈,还写了一篇《青春有悔》的散文勉励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常思己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渐渐的,小马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重新拾起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王国强还多次与小马就读的学校、老师联系,约定一起保守小马的“秘密”,小马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学校。
《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刑诉法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后,检察机关应当怎样在刑罚执行中履行好这项法律监督职责?“我院总结探索了矫前筛查、矫中监督、矫后回归的‘三段式’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新模式,将入矫、在矫、矫后的每个阶段都纳入监督视野,实现了法律监督与社区矫正的无缝衔接。”冠县检察院检察长高德鹏告诉记者。
在社区矫正中,该院注重从源头上把好“入矫关”,确保矫正对象一走出法庭、看守所或监狱的大门,便由社区矫正机构接收,实现无缝交接。同时与公安、司法等部门构建了矫正对象信息录入平台、信息更新平台和监管平台三个平台,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罪名、刑种、刑期、执行方式等相关资料。在矫后帮教回归环节,构建家庭——村委会(居委会)——司法部门联动帮教网络,形成社会化帮教合力,做到教育一个、感化一个、矫正一个、回归一个。
“三段式”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模式实行以来,冠县检察院对全县363名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今年以来,该院通过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累计下达纠正违法通知书5份,纠正脱管、漏管5人,办理又犯罪案件4件5人,脱管、漏管率和又犯罪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记者卢金增 通讯员张伟伟 梁昭)
·新疆社区矫正机构建设如期完成
·安徽明光检司联合举办社区矫正对象法制教育课
·监督社区矫正人员移交接收
·重庆璧山法院:多措推进社区矫正
·河南焦作: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构筑无缝衔接机制 夯实司法行政基础——阳泉市矿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基地和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纪实
·构筑无缝衔接机制 夯实司法行政基础——阳泉市矿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基地和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纪实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7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重新犯罪
·浙江临海实现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全覆盖
·浅析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应充分发挥三个作用
·福建长泰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检查
·广东五华县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