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千余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成为惠民新平台
办实事上百万件广受百姓褒扬
目前,浙江省杭州市193个镇(街道),3015个村(社区)已全部建立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这一惠民平台扎根基层、服务为先,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社会管理创新,要找准着力点。对杭州来说,这一着力点就是民生优先,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提供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公共产品服务。”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金财对法制网记者说,全市3208个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组建运行以来,已累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百万件。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杭州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达97.2%,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茅,杭州已连续8年蝉联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首。
“余杭经验”在全市开花结果
杭州余杭区是乡镇综治中心的发源地。2004年,余杭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在全国率先设立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取得良好成效,“余杭经验”曾被中央综治委在全国推广。
今年年初,余杭区再出新举措,全区20个镇(街道)综治中心统一更名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层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这不是简单的更名换牌。”余杭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张金泉告诉记者,该区原有党建、行政、综治、便民中心等多个服务窗口,但分散多处、各自为政。今年年初,余杭区将综治、调解等与群众有关的服务窗口整合,成立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统一受理、分头办理,运行3个月办实事8000多件,广受群众好评。
“余杭区的这一创新,是对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发展深化。”杭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徐小林介绍,今年3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决定全面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将党建、政务、计生、社保、民政、残联、国土、城管、税征、工会、信访、安监、司法、调解、警务、禁毒、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工作一并纳入。很快,富阳、临安、上城、萧山等地也纷纷建起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跑一个中心就能把事办妥
绿色的盆景、枣红色的沙发、白色的电脑触摸屏、红色的电子屏幕、12个便民服务窗口依次排开……余杭区临平东湖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几百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宽敞、明亮、温馨,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确实方便。”在流动人口服务窗口,重庆籍外来人员徐宗奇和六七个老乡正在办手续,他对记者说,“流动人口登记证、社会养老保险证、职业技能培训证,凡是在余杭打工用得着的证件,来这里一趟就可一次性办好。”(记者 陈东升 见习记者 王春)
·浙江杭州:综合整治“两非”车辆
·杭州翠苑派出所微博:“专业+萌”拉近警民距离
·杭州:发布首个电子政府发展指数
·杭州警银联堵防范电信诈骗
·杭州奉化铁警“三个突出”做好安保工作
·浙江杭州警方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浙江杭州警方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杭州:3208个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成惠民新平台
·杭州十佳亲民警察候选人与读者见面 神探上台也紧张
·《进出口食品安全条例》立法启动会在杭州召开
·杭州滨江警方:三招提升110接处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