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江苏

南京仙林街道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提高效率

2012-12-22 10:57: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南京仙林街道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

  群众办事时间平均节省三分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积极探索以“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为内容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服务群众更高效,社会更安定,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据介绍,仙林街道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按照“区域相邻、规模相当、资源相通”的原则,根据地域面积、楼栋、人口数量,把辖区划分为7个一级网格、46个二级网格、1156个三级网格,覆盖辖区12所高校、27个小区、7个商业街区、8个广场以及1597家企事业单位和“五小”行业,确保“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服务无遗漏、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

  划分网格后,仙林街道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优化运行机制整合信息系统和健全监督体系,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突出了“五个创新”,实现了“五个转变”,即:

  突出基层组织体制机制创新,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让管事的人来到居民身边。建立服务下沉机制,将干部变社工,每个网格人员都身穿黄马甲,一个“黄马甲”就是一个流动服务站。两年来,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400余件,群众办事时间平均节省了1/3,各类群众投诉几乎为零。

  突出政府职能实现方式创新,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预防,做到矛盾不出街道不上交。建立预先管理机制,将“运动式”、“突击式”滞后被动管理转变为“前馈式”、“常态化”主动管理模式,今年截至目前街道信访量同比减少80%,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到省、市、区上访事件。

  突出社会协同参与平台创新,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实现群防群治共同治理。以网格为平台和纽带,渗透进原来管理触角无法进入的高校、小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服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突出党的群众工作路径创新,变条块分治为网格集成,让每个干部都有“责任田”。建立责任监督机制,强化群众工作的刚性,形成“上面千条线,底下一张网,每人一块田”的工作机制。

  突出执政基础运行模式创新,变单项落实为整体推进,统筹兼顾推动协调发展。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办公场所的情况下,依靠网格促进社会建设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街道城市管理在全市排名从20多位一跃为排头兵并长期保持领先。(记者周斌 见习记者蒋皓)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追记江苏南京玄武区人民法院法官王辉
·南京提高农民工医保待遇 17万建筑工首享免费体检
·南京中院民商二审程序创建“调判适度分离”模式
·南京:中学生演练“科技抗灾救援”
·南京:民警们在校区开展集中办证服务
·南京集会悼念大屠杀同胞遇难75周年

·南京集会悼念大屠杀同胞遇难75周年
·烛光祭奠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
·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
·“南京医改”进入深水区
·新兵入伍第一课——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