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重庆

重庆涪陵法院“四张名片”拓宽司法公开平台

2012-12-21 19:56: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今年以来,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思路,集中打造“期日法庭”、全员轮岗导诉平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司法和光》、《司法和论》联络刊物“四张名片”,大幅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获得了在当地群众中的良好口碑。

    公开之桥——实施“期日法庭”工作制度。该院在重庆市涪陵区未设立法庭的14个乡镇街道设立“期日法庭”,实行“固定工作日、固定工作场所、固定办案法官”工作机制,每月固定1至2个赶集日为工作日。该院向各“期日法庭”分别派驻1名固定法官主持工作,5名协助法官两人一组轮流开展工作。在“期日法庭”办公地点张贴公告栏,公布“期日法庭”的办公时间、办公地点、工作人员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切实方便群众参与诉讼。“期日法庭”运行首月,共结案15件,助当地党政部门调处纠纷7件,开展法治宣传17次,接受群众咨询68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

    公开之门——搭建全员轮岗导诉平台。该院出台《诉讼引导工作实施办法》,实行全员轮岗导诉,在机关办公大楼入口处设置诉讼引导台,制作导诉值班表,由院领导及机关在编干警轮流担任导诉员。导诉员负责为来院办事的群众提供引导咨询、发放诉讼指南资料、联系案件承办法官等各项便利。该院还将轮岗导诉值班工作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对因无故脱岗和导诉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问责处理。自导诉制度实施以来,导诉人员共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接待信访群众120余人次,发放诉讼资料500余份。

    公开之窗——开通互联网门户网站。今年7月,该院还开通了互联网门户网站,设置了新闻中心、活动专栏、法官文苑等栏目,由办公室专职信息宣传人员负责定期更新工作信息。群众可通过该互联网门户网站随时查询开庭公告和裁判文书以及起诉状、诉讼程序、诉讼风险提示等诉讼文书格式和相关法律常识。

    公开之声——创办联络刊物《司法和光》和《司法和论》。自今年年初,涪陵区法院便创办了《司法和光》通讯月刊和《司法和论》理论季刊,积极搭建舆论宣传平台和理论研讨平台。截至目前,《司法和光》已创办11期,《司法和论》已创办3期。该院还将《司法和论》和《司法和光》确定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刊物,迄今已向涪陵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送、寄送刊物5000余册,在全面宣传法院工作的同时,展示了新时期法官的良好形象。(邹艳艳)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