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瘦肉精冲击猪肉行业,到塑化剂危及白酒板块,监管缺位,食品安全标准长期混乱让食品行业不断受到冲击。在经历了长期的被动式添加新标准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今年出台。业内人士表示,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由谁来制定、怎样制定,制定后如何严格执行于日常的食品生产当中,都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
食品行业生存风险加大
白酒行业塑化剂风波未平,速成鸡再掀波澜。然而,为应对危机,相关企业第一时间发声辟谣,甚至有权威机构参与助威。但不管最终能否证明清白,企业始终难逃厄运。从白酒行业股价集体“跳水”,到养殖业上市公司股票价值再度遭遇猜疑即可见一斑。
事实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经给食品行业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对此,多年从事生猪养殖的沈阳市心连心养猪专业合作社秘书长郭勐说,现在做食品行业太难了,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老百姓已经不再信任食品企业的“良心”。为了让大家相信他们养的猪没有问题,他们不得不采取直销模式,吃出问题可以找他们,但是这样销量少很多。
标准混乱让行业陷“两难”尴尬
从目前食品行业遭遇的信任危机来看,多数是因为食品安全标准混乱、缺失和监管不到位,从而引发食品安全事件。
以塑化剂为例,当酒鬼酒被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出塑化剂超标时,白酒行业的国家标准里并没有塑化剂指标。要证明其是否超标,只能依GB/T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但都不是为白酒行业量身定做的。
事实上,标准的混乱和缺失还会引发劣质食品对优质食品的挤出效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鸡场经理对记者说,现在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有些东西是行业潜规则。“以抗生素为例,如果别的养鸡场都用,你不用,你的鸡病死率就高,成本肯定高,就没办法与别人竞争。”
安全标准不能是“事后诸葛亮”
对于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水平的现状,今年六月份卫生部等部门印发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称,食品安全标准存在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脱节,衔接协调程度不高的问题,又有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标龄较长,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等问题。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当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出现之后,各项监管才越发严格,新标准才开始添加。但是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做法,往往难以挽回已经发生的损失。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这次提出全面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全面清理、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对于食品安全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其一,有标准可循,业内生产不规范的厂商将被淘汰,行业整体环境将好转;其二,有利于恢复或者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帮助食品行业稳定消费群体。但是标准制定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标准由谁来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等因素。
简爱华认为,除行业协会外,引入第三方共同制定标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要保证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以防出现另一个极端。另外,行业协会还要认清,自己不仅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还起着辅助监管的责任。(记者罗宇凡 汪伟)
■百胜曾自检发现六和鸡类产品不合格
据新华社上海12月20日电(记者周琳 俞丽虹)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日通报,经初步调查,2010年至2011年,百胜集团共自检山东六和集团鸡类产品19批次,其中有8批次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据上海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自检是委托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进行的,所有结果均以检测报告的形式报给百胜集团。对于企业是否就不合格检测报告依法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监管部门将做进一步调查。此外,今年以来,百胜集团共自检283批次样品,但其中并不包含山东六和集团的产品。
■临沂涉“速成鸡”养鸡棚已闲置近一年
据新华社济南12月20日专电(记者张志龙)针对媒体近日有关“速成鸡”事件的报道,所涉地市临沂市畜牧局调查得知,报道中提到的临沂市李胡庄养鸡场系该市河东区汤河镇东李湖村养鸡户李永宝个人所建的一栋养鸡棚。该养鸡户于2011年春开始饲养肉鸡,由于经营不善,于2012年初停止饲养,目前该养鸡棚已闲置近1年。在现场调查中,临沂市畜牧局对养鸡户李永宝就停养前养殖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做了笔录和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