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深圳

深圳龙岗:抓实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

2012-12-21 10:56: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深圳市委常委、龙岗区委书记蒋尊玉(左一),龙岗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建军(左二)等为区“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工程3个示范点及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6所入驻大学授牌。钟致棠 摄

驻平湖街道新南社区工作组带领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宝龙园区“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基地。

    在全区范围内较大规模启动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工作,出台政策创造机会让“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在高新技术园区开展区域化党建探索,注重党员志愿服务的体系建设、让党员志愿者成为靓丽风景……实施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这正是深圳市龙岗区强化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的系列举措。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各项部署,切实将建立“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求落到实处,从今年2月开始,全省实施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一批示范型、推广型、创新型党建品牌亮相。“要按照抓经济项目的办法和力度抓‘书记项目’,集中打造一批示范型、推广型、创新型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推进基层党的建设项目化,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解决重点难点。”今年9月,省委组织部在顺德召开座谈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在会上表示。

    深圳市龙岗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注重“书记项目”的“接地气”,注重基层社区的转型发展和企业党员的人才培养,这是龙岗区创新“书记项目”的重要特点。“‘书记项目’借鉴了经济项目的运作办法,让区委书记等多位区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直接抓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调动多方资源,有效破解基层党建工作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龙岗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如此说道。

    据介绍,深圳市委常委、龙岗区委书记蒋尊玉主抓的“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工程”,龙岗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建军主抓的“高新园区区域化党建”项目,龙岗区委副书记陈少雄主抓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均稳步推进并取得明显实效。

    主题 1 结对帮扶社区

    背景

    150位驻社区干部下基层办实事

    转型时代的“工作组”:

    今年6月1日开始,在深圳市龙岗区机关工作的薛亮一头扎进了基层。这位龙岗区委“两新”组织工委的公务员,成为龙岗区平湖街道鹅公岭社区综合党委副书记,协助社区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等各类工作。

    在龙岗区,类似薛亮的驻社区干部达150名。这一做法正是深圳市龙岗区今年开展的“书记项目”之一——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工作。

    社区的转型发展,既与基层党建、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又是当前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根基所在。据介绍,注重社区基层、助力社区发展,是蒋尊玉关注的重点工作,在他的直接推动下,龙岗区启动了大规模的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工作。

    “近年来从来没有如此大的规模”,深圳市龙岗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初正式启动的这一工作,各级投入经费2000多万元,由50个区属单位分别结对帮扶社区,同时组派50个工作组驻点社区,半年来该项工作进展顺利;更为重要的是,龙岗区8位区委常委发挥表率作用,在包点联系街道时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各街道主持召开了结对帮扶工作现场协调会。

    有关数据显示,龙岗区领导集中相关职能部门力量,为社区协调解决了83项热点难点问题;50个区属单位心系基层、全情投入,50个驻社区工作组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重点围绕组织建设、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城市更新和综治维稳等主要方面帮助社区开展工作,为基层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办了一批好事实事,受到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截至今年11月底,各帮扶单位和驻社区工作组共走访群众1933户次,召开座谈会1096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564次,排查解决相对突出问题448宗,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62件,结对帮扶工作成效初显。

    “我们的领导、干部、职工,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和企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不同的会议上,蒋尊玉多次强调机关单位要注重基层、主动为基层谋发展的重要性。在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选派150名驻社区干部下基层的做法,有着鲜明的特征和意义。

    “通过区属单位结对帮扶和工作组驻点帮扶,促使力量向社区下沉、资源向社区集中、政策向社区倾斜,增强社区党组织引领发展、促进和谐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社会建设质量,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今年5月龙岗区出台的《龙岗区开展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如此显示。

    笔者获悉,龙岗区开展的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活动,方案要求结对帮扶的区属单位和驻社区工作组要按照“贴近发展需要”、“贴近社区群众”、“贴近重点工作”的原则,集中利用3年时间,重点围绕组织建设、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城市更新和综治维稳等方面帮助社区开展工作,最终实现“发展瓶颈得到突破,集体经济得到提升,主要矛盾得到解决,民生事项得到落实”的帮扶目标。

    在转型升级成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的背景下,深圳龙岗此举意义非凡。有观察人士认为,这场“工作组”新政实践,有着鲜明的转型时期特征,根本上在于指导基层社区政经与社会领域的平稳转型。

    做法

    注重社区转型发展和基层治理

    “区—街道—社区”结构:

    专家教授前来调研,助力社区经济发展,探路社区可持续发展,之后不久,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三联社区就开始发生新变化。

    这源于驻布吉街道三联社区工作组与社区上下的共同作用。据介绍,工作组充分发挥资源和信息优势,邀请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就社区经济转型发展开展调研,寻求社区经济发展突破口,全面探索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而驻布吉街道水径社区工作组,则协调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入股村镇银行,优化社区集体资产结构。

    这正是龙岗区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的具体案例之一。

    据介绍,龙岗区创新“书记项目”,各驻社区工作组稳步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各帮扶单位和驻社区工作组把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协助社区全面推行“社区综合党委+兼职委员”制度,目前龙岗全区所有社区已经全部成立了综合党委,选配了由街道处级干部担任的第一书记和由街道部门负责人、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的兼职委员,提升共驻共建成效。与此同时整顿软弱涣散的社区班子,驻横岗街道保安社区工作组针对社区班子建设不完善问题,在化解矛盾、统一思想上苦下功夫,协助社区完成拖了1年多的股份合作公司换届工作。

    着力促进社区产业转型,则是帮扶单位和驻社区工作组的另一大任务。据悉,他们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帮助社区理清思路,找准出路,拓宽财路,增强社区整体经济实力。一方面,引导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转变发展观念,教育引导社区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社区地缘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信息灵、关系广、办事快的特点,变“输血”为“造血”,帮助社区上马了一批可持续发展、“造血”功能强、前瞻性好的项目。

    自实施“书记项目”以来,不少社区的民生难题得到解决,社区社会建设水平得到大举提升。这包括着力解决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出行难等民生实事,扶贫济困送温暖,着力改善社区环境等举措。据悉,驻龙城街道爱联社区工作组积极落实锦绣新村排水排污工程和太平村给水管网工程,帮扶社区走出内涝阴影,解决居民安全饮水问题;驻坂田街道五和社区、驻龙城街道盛平社区、驻平湖街道禾花社区等多个工作组多方筹措资金,帮助社区修缮道路,建设了休闲文化广场。

    社区城市更新“助推员”,这是不少社区干部对“工作组”的亲切称谓。这个形象的比喻,是帮扶单位和驻社区工作组在有序开展社区城市更新中产生的。据介绍,各帮扶单位和驻社区工作组帮助提升社区建设品质,一是引导有条件的社区实行城市更新,帮助争取政策支持;二是协助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融洽拆迁户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如驻布吉街道木棉湾社区工作组加强与当地股民沟通,经过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宣传相关政策,目前社区已签订同意旧改的居民户数达2/3以上;三是帮助社区在城市更新项目争取最大利益。驻南湾街道下李朗社区工作组指导社区重新与开发商开展搬迁收购补偿谈判,间接为社区增加了近5亿元收入。

    事实上,作为“书记项目”创新之一,区属单位结对帮扶社区让基层社区社会矛盾得到逐步化解。各帮扶单位和驻社区工作组从群众最不满意的焦点问题、最希望解决的热点问题和最棘手的难点问题入手,帮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结对帮扶驻社区工作组采用的“区—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的人员结构。“这显然更有利于基层工作的推进,上有思路、相关政策和资源,下接地气和社情民意”,有评论如此分析。

    无疑,深圳龙岗在转型时期出台的这一新政,对于转型时期的基层治理与发展探索不无意义。

    主题2 党员成才工程

    方向

    党员成才工程提升城区竞争力

    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从党的十七大到党的十八大,“人才强国战略”都得到充分重视;中央要求更好地培养、引进、使用创新创业人才;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亦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创新能力。

    作为目前深圳全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龙岗区经过20年的成长,已发展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龙岗区正抓住历史发展良机,以人才与产业、政策与机制、引进与服务、平台与品牌四个“结合”崛起“人才森林”,使得龙岗真正成为一方可以“人尽其才”、成就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龙岗这个建区才20年的深圳特区“创业新城”,如同一个“创业磁场”吸引各路英豪聚集。这个“创业磁场”中,众多分布在龙岗区“两新”组织中的党员人才,占龙岗全区党员总数的四成,他们的顺利成才成为龙岗区今年“书记项目”的又一重点。

    “要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态势;要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将龙岗打造成人才‘新特区’”,蒋尊玉表示。

    龙岗区今年启动的“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工程,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据龙岗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有“两新”组织党员(含纳入管理党员)16000多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提升“两新“组织党员的综合素质、促其顺利成才,成为基层党建、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今年龙岗区全面实施“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工程,通过采取培训、奖励、评先评优等多种措施,搭建平台,不断推动“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使辖区“两新”组织绝大部分党员学历上有明显提升或掌握一项以上的技能和专长,培育一批党员成才典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员人才队伍,为“两新”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笔者了解到,目前龙岗全区“两新”组织中营造出了良好的党员成才氛围。龙岗全区14个“两新”组织申报创建了党员成才工程示范点,宝龙园区党委、南湾街道联创集团党总支、布吉街道民办学校联合党委成为第一批区级“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工程示范点。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区内其他“两新”组织积极响应,开展各类评比活动,不断将党员成才工程深入推进。

    众所周知,随着深圳龙岗区的转型发展,如今鼓励发展的一些产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过去纯粹的制造业大不一样,大量的人才需求将集中在高校、研究机构、总部、研发机构、政府配套公共事业领域,注重“两新”组织党员人才培养,是回应城区中心发展和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命题。

    实效

    多措并举让基层党员晋升和飞跃

    整合积聚阵地资源: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的联创科技集团,12名党员成为集团高层管理干部,22名党员成为中层管理干部和科研项目领头人!这是该集团党总支与董事会建立“定责共建”制度、不断深化“双培双推”工作的结果。在龙岗区龙岗街道怡丰自动化公司,他们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党员人才,破格或越级进行选聘和晋升工资。

    这是龙岗区启动党员成才工程所传达的新方向和实践。

    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党员成才保障,正是党员成才工程的首要任务。据介绍,龙岗区委组织部出台了《龙岗区“两新”组织党员成才奖励办法》、《龙岗区“两新”组织“双十佳”党员评选表彰办法》等文件,从三个方面激励党员成长进步:一是成才资金激励。区委建立了80万元的“两新”组织党员成才专项资金,对相关优秀党员给予800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今年共奖励了114人次合计资金21.82万元。二是职位晋升激励。三是评优评先激励。全区每年评选10名在学历提升、职称晋升、技能进步等个人素质提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两新”组织党员,授予“党员成才进步奖”;评选10名取得技术发明成果、对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两新”组织党员,授予“党员突出贡献奖”。今年的“双十佳”党员已经评选出来,龙岗区对其进行了隆重表彰。

    创新培训体系、优化党员成才环境,是龙岗区培养“两新”组织党员的另一个重点。据悉,龙岗区根据党员实际需求,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和成才资源,促进“两新”组织党员在岗位实践中成长成才。他们通过整合阵地资源、优化师资资源、拓展培训模式等方式和手段,开展了一系列举措:

    ——在龙岗区宝龙园区党委,依托综合服务大楼建设了700多平米的虚拟大学园,引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国内知名高校进驻,面向园区所有党员员工招生。与此同时,他们出台了引入高校远程教育机构进驻园区等9条举措,在园区各大企业开展素质提升活动;

    ——横岗街道旭程公司在1500平米的党群活动中心创办了“旭程大学”;

    ——布吉街道民办学校联合党委建立了由专家学者、“两新”组织优秀人才、专业资深培训师组成的“党组织自选培训师资库”,推行菜单式教育培训,确保每个项目都紧密贴近党员教师的需求;

    ——南湾街道联创公司成立了全区第一个“两新”组织区委党校教学点,并分别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亚洲商学院等教育机构以委托培训、联合办学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目前已有4名党员取得本科学历,5名党员取得相关机构颁发的研修证、MBA毕业证和职业经理人证。

    有观察人士对此评价,龙岗区注重基层“两新”组织的党员人才培养,既让基层党员得以晋升助其人生飞跃、成就了一个个个体的梦想,又以人才工程的战略实施,为龙岗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深圳龙岗:开辟“民生城区”探索路径
·深圳龙岗:诚信建设工程深化“两建”效果
·深圳龙岗横岗街道:创建“诚信建设示范点”
·深圳龙岗区:每学期至少上2次诚信教育课
·深圳龙岗:“双工一社”模式创新社会管理
·深圳龙岗区检察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得实效

·深圳龙岗区检察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得实效
·深圳龙岗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纪实